大同桑干河
桑干河,《水经注》称“㶟水”,其上游有恢河、源子河两条河流,主流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左云县截口山,两河在朔州市朔城区马邑村汇合后称桑干河,后接纳黄水河、大峪河、鹅毛口河、浑河、口泉河、御河、吴城河、坊城河、古城河、马家皂河等支流,经大同入河北省境内,后入永定河,过北京市,再进天津入海河,最后流归渤海。
桑干河流域,聚集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类文化遗址群。在桑干河流域按时间早晚形成了小长梁文化—北京人文化—许家窑文化—山顶洞人文化—峙峪文化—下川文化—虎头梁文化这么一个文化链条。桑干河流域是“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
桑干河流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逢乱世即陷入民族纷争之中心,遇一统则可享受难得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之硕果。因此,这片土地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所在。桑干河是东方人类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两大都城(北京—平城)的连接线、民族融合的大舞台、丝绸之路的北部带、军事文化的集结区、文化景点的珍珠链。
每年冬去春来,南雁北飞时,桑干河自然保护区就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桑干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同盆地桑干河流域,横跨朔城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市、云州区、阳高县,地理坐标东经112°16'~113°58',北纬39°14'~40°08',是以保护杨树、樟子松、油松人工林和野生动物、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