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冠山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237

平定境内的冠山,是山西省东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距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距阳泉市9公里。因其主峰状如“冠”,故名冠山,山高海拔1125.6米,面积约1千万平方公尺。现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崇古冠山书院、槐音书院、夫子洞、敬惜字纸洞、文昌阁、左丞石庵、仰止亭、丰周亭、“文献名邦”坊、资福寺、吕祖洞、真武庙、兴学亭、名人题刻、参天古树等等。冠山集儒、道、释于一山。尤其儒家文化为盛,以冠山书院为代表的儒教设施一应俱全。自宋元以来,书院之名就有“冠山精舍”、“吕公书院”、“冠山书院”、“名贤书院”、“高岭书院”、“崇古冠山书院”、“槐音书院”等名讳和多处遗址。另外。还有和书院相配套的许多附属教育设施,如“敬惜字纸洞”、“敬化字纸池”、“夫子洞”、“读书台”、“左丞石庵”、“文昌阁”等。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冠山书院碑文载:全国较著名的书院有常州的邑山书院,池州的齐山书院、曲阜的尼山书院,而“……在太原,唯冠山书院显于当时”。据史载,书院可上溯到宋宣和年间、鼎盛于元、明、清三代,并培养出许多杰出代表人物:元代的中书左丞吕思诚;明代的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乔宇;清代的两广总督窦;近代名动京华的才女石评梅。山以人名,文以山兴、钟灵毓秀的冠山招引了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傅山、清代著名学者张佩芳、写过《蒙古游牧记》的著名地理学家张穆前来游历讲学留下了许多石刻和传说,令后人观瞻称颂。由于冠山书院地灵人杰,敦实务教、人受其染,地受其益。据不完全统计,在元、明、清时期。平定科举中进士131人,举人680人,各类贡生785人,因此,平定史称“文献名邦”,有山西文化数二定、二定之中数平定之说(另一个为定襄)。冠山即为平定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且,四季皆景的冠山,春来花香鸟语,泉鸣洞谷;夏至苍翠葱茏,凉爽宜人;秋时霜叶碧天,金果压枝;严冬玉树琼枝,红装素裹,尤以平定八景之一著称的“冠山雨过”使人赏心悦目。冠山即人文、又自然的古苍儒雅内涵成为游人的好去处。

相关文章

阳泉桃林沟景区

平坦镇桃林沟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主要景点有桃花园、葡萄园、农业观光园和桃花源里公园三大主题公园,以及水上人家、简子庙公园等。景区的配套设施有:桃园仙境生态美食苑、桃林会...

阳泉七机岩

七机岩位于藏山村后北山之巅.山巅有七处幽深莫测之岩洞罗列,故名“七机岩”。顺山麓石阶,攀荆拨棘,蜿蜒而上 ,如若登天。举目峻赠跌岩,雾霭缥缈,俯视悬崖笔立,峭壁危崛,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使人...

阳泉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

1948年5月,“人民日报造纸厂”从河北阜平县田子口村迁移至阳泉,驻于东营盘。其实“人民日报造纸厂”即为“人民日报社”,由于当时的形势和保密的需要,对外称人民日报造纸厂。故《人民日报》曾于1948年6...

盂县万花洞 玉华洞 如来洞

北方罕见之大溶洞——万花洞 玉华洞 如来洞  盂县溶洞资源丰富,规模较大的当属万花洞、玉华洞、如来洞。三洞均系石岩溶洞,钟乳累累,随处可见。各洞内景象奇特,非洞外所有,尤其是洞底景致迷人,美不胜收,仿...

阳泉邮电大楼

邮电大楼位于城区德胜街南侧,坐南朝北,分布面积1580平方米。建于1956年至1958年。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外观仿苏式建筑,门柱和开间都很高大,柱头用水泥雕饰有花瓣,外墙全用水涮石罩面,正面大门两...

阳泉娘子关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  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