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
1948年5月,“人民日报造纸厂”从河北阜平县田子口村迁移至阳泉,驻于东营盘。其实“人民日报造纸厂”即为“人民日报社”,由于当时的形势和保密的需要,对外称人民日报造纸厂。故《人民日报》曾于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在阳泉东营盘门楼院内出版印刷。该门楼位于新建路北侧,是东营盘社区居民进出要道,东为商业街及阳泉电力局职工住宿楼,西为下站小学。交通便利,摊点林立。东营盘社区人口约有千余。
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门楼位于阳泉市城区新建路北侧东营盘社区,分布面积为16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于民国时期,该门楼为一砖券式建筑,中间为一门洞,两侧筑有照壁。门洞内两侧设有门岗房,岗亭四面设有哨窗,可环视四周,充分显示了该设施的军事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门楼为日军占用,为日军兵营。现院内还存有部分日军占用过的平房。 门楼占地达150平方米,足有三层楼高。门楼上部依稀可见战火硝烟的烙印。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的战略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上级决定,“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于1949年3月停工,1949年4月搬迁到北京。此后,《人民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