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石评梅故居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文化古迹266

石评梅故居位于平定县城姑姑寺巷8号,是其父亲石铭先生购置他姓房产。评梅父母于1938年均病逝于此。解放后,由平定县晋剧团占用,先后拆除了故居的正房、厢房和绣楼 等建筑,只留有大门和倒座为故居原物。1985年8月1日,平定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20日是石评梅女士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评梅女士诞辰100周年,平定县委、县政府拨专款历两月余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并依旧样恢复了故居原貌。这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北方地区传统四合院清式民居建筑。整个院落占地约1300平方米,座东面西,由两进院落组成。大门开在正房对面方向的左上角。大门的抽屉石、门档石和墀头,分别雕凤凰牡丹、狮滚绣球、马上封猴(侯)。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方形大照壁。壁的中心雕有一原形纂体“寿”字,寿字的外围拱雕着5个蝙蝠,意为“五福捧寿”。照壁的四角雕有4个云角,照壁上方的出檐下还雕有2个垂花,整个照壁的平面图案是一个“天圆地方”、“云(荣)花(华)幅(富)贵”之意。再往里走,左边是倒座,右边是垂花门。倒座也称威位,是待客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五檀,建在有一步踏跺的台基上。垂花门里是为正院,门的迎面是正房,整座房屋建在有三步踏跺的高大台基上,这使得该建筑高冠于里外,院落的所有房屋,显示其正房为主的至尊地位。正院两侧是厢房,皆面阔三间,进深三檀,琴、棋、书、画图案分别雕在两厢房的四个墀头上。正院东北角长有一丛伟岸的翠竹,从里院出来,经垂花门向右拐,是一架枝繁叶茂的葡萄树。过葡萄树向里经石刻竹形大门是一偏院,院子不大,正中长一参天古柏。两边是一普通的三间卷棚顶式小房;东是一栋三间二层楼房,在二层的檐下悬一扇形牌匾:“栖云阁”。经一楼登木磴拾阶而上,就是评梅的闺房。1924年7月22日石评梅在此写下了散文《素心》。在散文《素心》和《归来》中写到:“下午三点钟,我站在桃花潭前的家门口。“这几天一到正午就下雨,鱼缸里的莲花特别鲜艳,碧绿的荷叶上,银珠一粒粒的乱滚;小侄女说那是些‘大珠小珠落玉盘’”“家庭自有家庭的乐趣,每到下午六、七点钟,灿烂的夕阳,美丽的晚霞,挂照在罩着烟云的峰时,我陪父亲上楼,了望这起伏高低的山城,在一片清翠的树林里掩映照着天宁寺的双塔,阳春楼上的钟声,断断续续步满了全城。”“进了大门,母亲正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坐在葡萄架下,嫂嫂正在洗手。……吃完饭……母亲就让我上楼去休息。这几间楼房完全是为我特备的,回来时母亲就收拾清楚,真是窗明几净,让我这匹跋涉千里疲惫万分的征马,在此卸鞍。”“每年走进这楼房时,纵然他是如何的风景依然,我总感年年归来时的心情。扶着石栏看紫光弥漫中的山城、天宁寺矗立的双塔……。”这些文字给石评梅故居增加了许多文学色彩。

石评梅(1903—1928),女,又名心珠、汝碧。是山西平定城里人,其父石铭为清末举人。评梅自幼聪颖。1921年随父到太原,先后入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师读书。1920年赴京入高等师范体育系深造。1924年高师毕业后,先在北师大附中任女子部主任兼体育、国文教员;后在女一中、北师大任教员、讲师。在北京读书和执教期间,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写下了大量的散文、话剧、诗歌、小说等。还和陆晶清先后主编《妇女周刊》和《蔷薇周刊》,为妇女解放和民族解放大声呐喊。石评梅投身于教育事业,主张师生之间人格平等,教师用真情去感化学生,倡议施行普及小学教育,广设贫民学校,使贫苦儿童受到教育。在追求真理的光明道路上,石评梅认识了中共早期活动家高君宇。高君宇是山西静乐人(现归石楼县)。他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无私的品质、坦荡的胸怀。高君宇的革命思想对石评梅的影响很大。在革命等进步的事业中,他们相识相爱、忠贞不渝。1923年,高君宇不幸病势,石评梅悲痛欲绝,将自己的照片与恋人共葬,亲手写了高君宇墓碑的碑文。1928年石评梅病故,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的墓侧,实现了她的“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石评梅虽只度过二十六个春秋,却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游记、剧本、评论等,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好评。1983年编辑整理并由邓颖超题誉的《石评梅选集》出版问世。


相关文章

阳泉红岩岭自然风景区玉皇洞

红岩岭自然风景区玉皇洞置于太行山红岩岭山脉腹地,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北部的岔口乡主铺掌村西北凤凰山半腰,处在平定、盂县和河北省井陉县交界的结合部,海拔1100米,受太行山喀斯特地貌影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盂县彭真渠

彭真渠在县城北九十里的梁家寨乡。一九四一年,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抗日根据地人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当时北方分局书记彭真同志亲自批准拨米三万斤,资助群众开山修渠。经过五年艰苦努力,终于建成此渠。此渠西起蔡...

阳泉刘备山

阳泉刘备山,相传三国时代,刘备、关羽、张飞领兵路过此地。在山顶上四下观望,发现此山居高临下能控制方圆几十里地盘。决定分三路人马屯兵于此地。诸葛亮建议三人各射一箭,箭落之地为本部宿营之地。大哥刘备先射,...

阳泉小漾泉

小漾泉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南大街中段月亮湾200米处南侧,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据《平定州志》载:“阳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一在村南沟,俗名南沟泉......水盈盈,常不涸.......

阳泉诸龙山

诸龙山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苌池镇段家山背后。山上建有诸龙庙。关于山名与庙号的由来,《光绪 盂县志》这样记载道:“县西十五里有山,峰峦秀丛,林壑幽深,神来隐于此,遂以山名。按苏龙传谱,神乃江南人,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