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雄山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236

   又称老雄山,位于长治县城东南16千米荫城村南。据明《潞州志》载:“此山视诸山特为雄壮”而得名。登上雄山,极目远眺,顿感“一览群山小,脚下显壮观”。雄山,方圆60里,主峰海拔1419.5米。整个雄山,三峰鼎立,中高侧低,盘于荫城、西火、南宋三乡之间。 

   雄山巍然,古迹甚多。朝廷大臣文人墨客,将军士官于此涉足,多有遗迹,出自史迹的有寺、庵、亭、院、洞、窝、井、泉、溪、水、石、松等人文景观。“雄山书院”、“藏龙寺”、“刘秀洞”、“圣井”、“马刨泉”、“石公婆”、“八仙堂”、“九指窝”、“牛王寺”、“西庵”等,统称“雄山十奇”。  

   雄山书院,上党最早的书院。创建于宋靖康之际(1126—1127),元泰定乙丑年(1325)荫城儒士李恒捐资重修,并以二顷田地,万株松树赠作书院讲学资费。元末兵部尚书李维馨尤注家乡“雄山书院”之声威,特聘礼部书敕匾额,公诸天下。并辞尚书之职,回乡教学。与杜斅、章诚结社雄山,誉为“雄山三老”。“雄山三老”在雄山脚下建立“可已堂”、“知非斋”、“万松亭”。雄山书院对本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启蒙发展,造就人才起过重要历史作用。 

   藏龙寺、刘秀洞在荫城镇内王村北。民间史话传为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时刘秀藏身之处”。 

   圣井,相传仙人吕洞宾自沁州升举卓剑至雄山巅,诚招天下宗族汇集。后拔剑而去,山有泉印,剑穴成井,遂称圣井。 

   八仙座、九指窝,相传八仙云游东海,过境留之遗迹。 

   马刨泉、石公婆、牛王寺、西庵是有关民间神话、朝拜活动之场所。如今雄山,业已成为本县一处森林公园,登山观景的游人越来越多,渐已形成人民群众文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盛夏,尤其时至端午节前后,雄山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自备野餐,扶老携幼,举家登山揽胜,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文人墨客往往慷慨赋诗。元代曾有《万松亭》诗曰:“山径崎岖彳亍行,万松亭上碧云横。虬枝直耸乾坤柱,偃盖高张日月擎。雨露林峦新节操,冰霜庭院旧风声。竭来尘此消闭虑,酒兴诗怀乡处情。”明代诗人于公允曾赋诗赞美雄山:“危峰拔地立南方,烟锦瑶影灿碧光。泉注陶水千涧冷,风迎潞国万松凉。”登山进入松林,既能欣赏自然景观,又可饱尝历史典故,生发怀古爱国之情。


相关文章

黎城洗耳河景区

洗耳河景区位于黎城县西北部西井镇境内,距县城32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有许由洗耳的历史传说,是成语“洗耳恭听”的发源地,为太行红山的核心景区之一。景区有 “长寿之星”彭祖故里、有神泉河谷、休闲避...

沁县决死一纵队(仁胜村)总部纪念馆

决死一纵队(仁胜村)总部纪念馆山西决死一纵队仁胜总部旧址,始建于明朝初年,为明清建筑风格,均为砖石土木结构,现存大厅三间、献殿三间、东西厢房十二间、乐楼四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筹集资金10...

长治南涅水洪教院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园广阔,土岭突兀,涅水河环绕寺院而过,景色宜人。 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载,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

壶关凤凰山庄

凤凰山庄坐落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村,因居此处的凤凰山上而得名凤凰山庄。该处山地面积较广,植被茂密,景色怡人,空气清新。北距平顺县城东禅村仅4公里,西南距县城13公里,西距长治市19公里。而且...

长治板山

太行天险板山壑(俗称板山),位于距武乡县城东百里之遥的东山之巅,主脉南北走向,海拔2000余米,与黎城县交界。它那千山万壑、群山起伏、巍峨挺立、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色,真可与国内外一些名山大川媲美!&nb...

长治紫团山

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隅的树掌镇。苍翠蓊郁,奇峰叠起,紫气氤氲。山中有白云寺,寺下有一自然溶洞,名紫团洞。洞内曲折幽深,各种形状的钟乳石构成 60 多个景观,或如槟榔、葡萄,或如玉柱、宫灯、佛母、道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