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郭村大云院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6)文化古迹19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寺院坐北向南,共有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亦称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斗拱精致,菱形格扇,拦额雀替,雕刻华丽,为清代重修时的风格。后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面形制为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柱础石质,上雕覆莲瓣,花瓣清晰,刻制精细。檐柱的侧角升起显著,殿内四根金柱柱头卷刹缓和。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单钞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梁架斗拱用材敦厚肥实,木作手法古朴洗练。内外护墙部砌筑2.5厘米厚的防潮隔板,此种做法在他处所少见。砍磨砖下望墙灰缝极细,几乎无法辨认。殿内明间上部添置天花板,为明清重修时后加之物。东西山墙顶端残存40多平方米壁画,图案精美,格调高雅,已被近人白灰涂沫,几乎无法辨认。屋面坡度较为和缓,出檐较深,檐出微微向上,具有柔和飘逸之美感。正脊垂脊琉璃鸱吻、吞口,脊刹垂兽,色质浑厚,图案精美。两山博风、悬鱼、惹草点缀得当。殿前存重修碑及金代敕赐寺名碑两通,记载了金祟庆元年重修寺院与敕赐寺名之详情。

相关文章

长子精卫湖

精卫湖位于浊漳河南源,发鸠山东麓,长子县城西7.5公里处,据长治市30公里。精卫湖北临长治——临汾一级公路,横贯湖区的吕村——南陈县级公路与长临公路相接,交通便利。精卫湖西衔巍巍发鸠山,东接滔滔漳河水...

长治慈林山法兴寺

  法兴寺在长子县东南20公里处,有一座海拔1160米的慈林山。山上有一座名扬华夏的法兴寺。法兴寺始建于后魏神鼎(后凉吕隆的年号)元年(公元401年)。据说,当年有一高憎云游至慈林山,十分欣赏这里的佛...

沁县南涅水石刻陈列馆

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位于沁县城南的二郎山森林公园东隅,北隔碧波荡漾的西湖与县城相望;东临南湖。站在山顶,县城、北海、西湖、南湖、瘦西湖一览无余。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

长治龙门山

龙门山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0千米处,主峰海拔1700余米。山势险峻,因两山对峙,谷中夹山石突起形似龙首,故名。山腰有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后历经修缮,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龙门山与虹梯山、风...

长治故驿崇教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治市北10千米郊区马厂乡故驿村北山岗上。寺南临村,农舍密布,鳞次栉比;其余三面为广阔田野,一望无垠,道路纵横,交通便利。据寺内碑文载: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年(984年),初...

长治板山

太行天险板山壑(俗称板山),位于距武乡县城东百里之遥的东山之巅,主脉南北走向,海拔2000余米,与黎城县交界。它那千山万壑、群山起伏、巍峨挺立、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色,真可与国内外一些名山大川媲美!&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