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东岳庙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3)文化古迹290

万荣东岳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神像,东岳大帝又名泰山神,所以又名泰山庙。它的建筑部局沿袭了中国古代宫庭的建筑特征,坐北向南、前朝后寝。东西宽75.1米,南北长210米,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有山门、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和地狱。现存建筑主要体现着元明遗风,但也留有清代的一些建造技法和风格。 据庙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万邑县冶北十五里许有镇,曰解店,镇之东隅,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唐贞观元年分邑置郡名为汾阴,即有此庙”。由此可知,此庙创建年代起码应在唐贞观之前,距今约有1400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秦王李世民十八岁起兵晋阳,东征西讨,开创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大业。不料,在唐高祖武德二年,王行本、吕崇茂居蒲州、夏县反叛,李世民随率师讨伐,直逼龙门关,途经解店、张瓮、古城,并在这三地屯兵扎寨,构成制成掎角之势。平叛后,李世民为了宣扬战功,就在这三处分别建东岳庙一座,并在解店、张瓮两处各建乐楼一座,其余两处的庙楼均已毁于战火,只有现在这座飞云楼及东岳庙,饱经风雨,历经各朝各代的的多次维修才保留到现在。东岳庙内中轴线上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等古建筑,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

飞云楼 

站在中轴线上,矗立在眼前这座宏伟壮丽、高耸入云的古楼就是有“天下第一木楼”之美称的飞云楼。建筑高度为23.19米,它和应县的木塔相互辉映,被誉为山西的“南楼北塔”。飞云楼位于县城东岳庙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楼的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用榫铆套之,没有一个铁钉;第二个特点是它的底层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五间,南北直通,木柱林立,中间有四根通天柱,直通楼顶,周围有32根木柱巧妙的联成棋盘状,共同支撑楼体。第三个特点是它明三层暗五层:二、三层各出抱厦一间,皆有栏杆维护,又用两平柱分为三间,上筑屋顶,山花向前,下面用穿插材料承托,结构巧妙。第四个特点是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顶,全楼共有345组斗拱,32组翘角,外观玲珑,构成该楼极其丰富的轮廓线,并且形态变化多端,如云朵簇拥,鲜花盛开一般,各檐翼角起翘,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又因斗拱层叠,如云带缠绕,因而得名飞云楼。“万荣有座飞云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飞云楼是万荣东岳庙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万荣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地址:万荣县飞云西路8号

相关文章

河津双峰山自然风景区

双峰山自然风景区位于河津市樊村镇张家岭村北,距市区15公里,属吕梁山脉南麓、龙门山东端。北有连绵不断的吕梁山脉、与乡宁接壤,南望万荣孤山,西眺滔滔黄河,东临209国道,面积约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这里...

芮城西王村遗址

西王村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南侧的黄河北岸,其遗存主要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考古学者将后者称为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作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发展阶段的代表。遗址平面东西约350米,南北约300米,分布面...

河津高媒庙

高媒庙位于河津市阳村乡连伯村,始建于夏,距今四千余年,是山西省屈指可数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古建筑群。高禖不是人名,它是古代乞求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一种最高形式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古代...

绛县绛北大峡谷

绛北大峡谷位于绛县磨里镇小北山,处于中条山腹地,从2012年2月开始建设,2014年5月完成峡谷漂流、水上拓展、真人CS等总投资8000万元的一期建设。其中漂流河道总长5.2公里,落差204米,是华北...

闻喜回坑遗址

回坑遗址位于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约100米的丘陵台地上。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4米。包含回坑遗址白灰面房址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断崖暴露...

夏县裴介遗址

裴介遗址位于夏县裴介镇裴介村村东古河漕的两岸台地上。东西1000米,南北1000米,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至2米,断崖上可见的灰坑多座,内夹陶片。采集的陶片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