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石壁玄中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9)文化古迹266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谷中,县人亦称之为石壁寺,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院,在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石壁山峭壁嶙峋,满山松柏郁郁葱葱。峰回路转,玄津桥下流水潺潺,林中深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悠闲自得,甚为喜人。东南有龙首峰,山顶宋代秋容白塔昂然屹立,高12米有余,为楼阁式三层砖塔,平面八角形,边长1.97米,塔内为筒状,有凹窝可攀援而上终达塔顶。塔体收分明显,稳健挺拔,叠涩出檐深远,粗犷简朴。上、下层南向各开一寰形小门以利采光和嘹望。上层于东南、西南、正北立面砖砌仿木直棂窗图案各一,丰富了塔体的视觉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塔体二层层高很低,有虚拟之感觉。匠人巧借塔墙拔出直檐四层,以竟塔层之奇数,塔刹部作简单艺术处理,只具顶珠。秋容塔所处地势险峻,四周壁立千仞,唯北向有一陡峭羊肠小道可攀,且筑有高达8米的石砌寨墙防护,仅於墙之半腰留一石碹小门,只容一人通行,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近塔处平台四周垛堞围栏,是历史上僧侣及附近百姓躲避兵燹之所。此地自古便有“石壁秋容”之称,为交城十景之一。

玄中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净土宗三位祖师昙鸾(476一542年),道绰(562—645年)、善导(613—681年)先后在此住锡、研修,开创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国佛教净土宗,声名远播,四众归向,念佛之声响彻山谷。佛教不再局限于宫廷和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利”,大众百姓普遍信仰净土念佛法门,“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净土宗影响极其深远,千年盛行。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就是继承三位大师的净土宗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将玄中寺尊奉为祖庭,历来受到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信徒的敬仰崇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佛教界高僧大德经常组团莅临玄中寺,朝拜祖庭,举办隆重法会,表达了两国人民期望子孙万代永世友好的心愿,玄中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发展两国民间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相关文章

兴县“两山一洞”风景区

  石楼山、石猴山、仙人洞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3-25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嶂,林木蓊郁,植被完好,秀色宜人。省级干线公路忻黑线穿景区而过,并西经兴神黄河大桥与陕甘宁等西部相通,交通...

文水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

雪恩集团投资开发的山西吕梁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文水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近代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乡,总面积360平方公里,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接壤,是国家原始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吕梁...

汾阳齐圣广佑王庙

齐圣广佑王庙,俗称相公庙。位于汾阳市三泉镇义丰北村东北部。始建及修葺年代不详,庙宇坐北朝南,由庙院、戏场院及斋房院组成,南北长58.72米,东西宽41.12米,占地面积为2414.6平方米。庙院所在的...

汾阳赵庄水磨坊

赵庄水磨坊俗称柏树磨。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赵庄村东约300米之峪道河东岸。创建年代不详,按现存特征推断为民国期间建筑。磨坊坐北朝南,原构布局不详,现存为一进院落,南北长23.05米,东西宽20.8米,残...

汾阳后土圣母庙

  后土圣母庙,又称后土庙。在山西汾阳县城西北二公里栗家庄乡田村。因庙内供奉后土圣母,故名。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称为“后”;而土者,地也。“地即母”(《后汉书·傀嚣传》),二者都是繁衍人...

临县海枯石烂景区

海枯石烂位于曲峪镇白道峪村一带,是由各类奇石组成的一座石山,当地人称“花石山”,又称“百石园”。据地质专家讲,这里在几亿年前为汪洋大海,由于地质运动,海水慢慢枯竭,原来的海底演变为巨型石山,在漫长的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