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石壁玄中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9)文化古迹254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谷中,县人亦称之为石壁寺,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院,在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石壁山峭壁嶙峋,满山松柏郁郁葱葱。峰回路转,玄津桥下流水潺潺,林中深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悠闲自得,甚为喜人。东南有龙首峰,山顶宋代秋容白塔昂然屹立,高12米有余,为楼阁式三层砖塔,平面八角形,边长1.97米,塔内为筒状,有凹窝可攀援而上终达塔顶。塔体收分明显,稳健挺拔,叠涩出檐深远,粗犷简朴。上、下层南向各开一寰形小门以利采光和嘹望。上层于东南、西南、正北立面砖砌仿木直棂窗图案各一,丰富了塔体的视觉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塔体二层层高很低,有虚拟之感觉。匠人巧借塔墙拔出直檐四层,以竟塔层之奇数,塔刹部作简单艺术处理,只具顶珠。秋容塔所处地势险峻,四周壁立千仞,唯北向有一陡峭羊肠小道可攀,且筑有高达8米的石砌寨墙防护,仅於墙之半腰留一石碹小门,只容一人通行,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近塔处平台四周垛堞围栏,是历史上僧侣及附近百姓躲避兵燹之所。此地自古便有“石壁秋容”之称,为交城十景之一。

玄中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净土宗三位祖师昙鸾(476一542年),道绰(562—645年)、善导(613—681年)先后在此住锡、研修,开创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国佛教净土宗,声名远播,四众归向,念佛之声响彻山谷。佛教不再局限于宫廷和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利”,大众百姓普遍信仰净土念佛法门,“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净土宗影响极其深远,千年盛行。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就是继承三位大师的净土宗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将玄中寺尊奉为祖庭,历来受到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信徒的敬仰崇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佛教界高僧大德经常组团莅临玄中寺,朝拜祖庭,举办隆重法会,表达了两国人民期望子孙万代永世友好的心愿,玄中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发展两国民间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相关文章

吕梁千年旅游景区

千年旅游景区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东北端,距市区35公里。西南起自信义镇千年村;东北与文水县、交城县相邻;北跨骨脊山与方山县为界。千年旅游景区是以小东川上游河谷和千年水库为景区的综合服务区,以北部海拔...

汾阳东龙观西北墓群

东龙观西北墓群,位于汾阳市阳城乡东龙观村西北约1千米处的赵家芋(地名俗称)。墓地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60米,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为宋金时期的墓葬。2008年,为修筑汾孝大道,由山西省考古所...

交城清代十景-却月晴波

据康熙四十八年、光绪八年版本之《交城县志》均载有十景之谓。城内东南隅有湖泊曰却波湖。浚修于清康熙初年,湖周二里许,沿湖筑堤,桃柳蓊郁。湖滨有离相寺,创建于宋大观元年。东有真武庙,西有圣母祠,三座古建,...

交城庞泉沟风景区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县东北部交界处,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特有的珍禽褐马鸡及其栖息地。  庞泉沟风景区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以...

庞泉沟峡谷漂流

  庞泉沟峡谷漂流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镇,漂流选取了文峪河最精华的10公里长河道,该段河道累计落差达130米,平均水深0.8米,上下码头相距8公里,沿途经过数十个急流险滩,单个最大落差近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