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汉旗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2-01-07)文化古迹214

    兴隆洼原始聚落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的丘陵西缘,南为连亘群山、北向视野开阔、东有牤牛河上游的一条主流,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山梁向北伸出的两道漫岗的坡地上,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里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有兴隆洼遗址2处、红山文化遗址4处、赵宝沟遗址3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3处,即这里在8200年至3600年间,均有先民居住。是敖汉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一个纵断面。

  1983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万平方米,共清理古代房址153座。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有的略作长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最大的房址140平方米,尚未发现门道,可能以梯出入,中间为灶址,环灶有四个或六个较大的柱洞,沿穴壁边的四边各有5~6个较小的柱洞,房址之周围和东北侧有窖藏坑。居室墓位于居住面之北临穴壁或四角,均土坑竖穴墓,其中一座为人猪合葬墓,有身着蚌裙的墓主人。
  经发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玉器——“玉玦”。发现了最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人猪合葬,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服饰——蚌裙。并获得了数千件珍贵的文物标本,有陶、石、玉、骨、蚌器,充分展示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还发现动物标本有:鹿、狼、猪、鱼、鸟等,植物标本有:胡桃楸、松、柏、艾、豆科、水龙骨、卷柏等,这对于研究当时的自然植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兴隆洼遗址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上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由于发掘面积大,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早,并获取数项考古之最,被专家定为“华夏第一村”,“中华始祖聚落”。


相关文章

赤峰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

二道井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总面积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1.3万平方米,揭露面积5200平方米,清理出遗迹单位710余处,出土文物1521件套,是新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

赤峰翁牛特旗灯笼河草原旅游度假村

    灯笼河草原旅游度假村距赤峰100公里,方圆143平方公里,青山妩媚、草木葳蕤,鲜花遍野,百鸟翻飞,是一个集河流、草原、森林、山岭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夏季清爽的气温使此处蚊虫...

赤峰宁城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赤峰辽大明塔

辽大明塔位于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内,大明塔位于宁城县大明镇,距赤峰120余公里,距宁城天义镇20余公里。辽中京是辽三京之一,是契丹·辽鼎盛时期的都城,是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仅存砖塔三座以大明塔最...

赤峰松山缸瓦窑遗址

      缸瓦窑遗址,位于城子乡瓦房村,距市区约50公里,为辽、金、元代在北方草原地区所设的官窑和民窑并存的制瓷场遗址。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0--80...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辽壁画墓群

宝山辽壁画墓群,属辽早期墓群。1号墓下葬于天赞二年(923年)。为已知时代最早的有记年的契丹贵族墓。茔区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略偏东,东墙长197米,西墙长201米。东、南各设一门,建有瓮城。茔区内系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