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汉旗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2-01-07)文化古迹202

    兴隆洼原始聚落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的丘陵西缘,南为连亘群山、北向视野开阔、东有牤牛河上游的一条主流,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山梁向北伸出的两道漫岗的坡地上,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里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有兴隆洼遗址2处、红山文化遗址4处、赵宝沟遗址3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3处,即这里在8200年至3600年间,均有先民居住。是敖汉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一个纵断面。

  1983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万平方米,共清理古代房址153座。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有的略作长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最大的房址140平方米,尚未发现门道,可能以梯出入,中间为灶址,环灶有四个或六个较大的柱洞,沿穴壁边的四边各有5~6个较小的柱洞,房址之周围和东北侧有窖藏坑。居室墓位于居住面之北临穴壁或四角,均土坑竖穴墓,其中一座为人猪合葬墓,有身着蚌裙的墓主人。
  经发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玉器——“玉玦”。发现了最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人猪合葬,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服饰——蚌裙。并获得了数千件珍贵的文物标本,有陶、石、玉、骨、蚌器,充分展示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还发现动物标本有:鹿、狼、猪、鱼、鸟等,植物标本有:胡桃楸、松、柏、艾、豆科、水龙骨、卷柏等,这对于研究当时的自然植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兴隆洼遗址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上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由于发掘面积大,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早,并获取数项考古之最,被专家定为“华夏第一村”,“中华始祖聚落”。


相关文章

赤峰松山万佛寺

       万佛寺始建于1680年,至今已有近330年悠久历史,寺庙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端庄肃穆。   万佛寺内主要建筑为显著的明清佛教特色建筑风格...

赤峰敖汉旗龙源文化产业园

       赤峰龙源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热水温泉城东,由赤峰龙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为...

赤峰松山皇家漫甸景区

        皇家漫甸位于赤峰西部大夫营子乡境内,距赤峰市区120公里,面积约650公顷。是距赤峰市区最近的草原,海拔均在2000米左右。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在...

赤峰喀喇沁旗灵悦寺

灵悦寺位于锦山城区中心,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康熙为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及其驸马噶勒藏修建的家庙,原寺有殿堂100余间,兴盛时常住喇嘛500余名。灵悦寺的建筑分山门、钟鼓楼、前殿、前配殿、嘛尼亭、中殿、后配...

赤峰喀喇沁旗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

旺业甸自然风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南的七老图山脉东麓,与木兰围场毗邻,境内群山叠起,森林茂密,水流不断,古树参天,景区总面积38万亩。此区有茅荆坝、玉女峰、龙爪子沟、种子园、古战场等景观。这些景观有的以雄...

赤峰宁城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