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东方晴3年前 (2022-01-07)文化古迹190

2010年5月至9月,一个震惊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遗址,随着文物部门对通霍铁路沿线的文物调查,从5500年前走进了今天,它就是著名的科左中旗哈民茫哈遗址。哈民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距通辽市约60公里。经过两年多的挖掘和研究,关于5500年前遗址的秘密渐渐被考古学家展现在世人面前。哈民史前聚集遗址也成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5500年前,哈民茫哈遗址的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屋顶是由柱、檩、椽等层层捆绑、咬合形成坡状的爬梁式屋顶。聚落首领住在一个方形圆角的房屋内,遇到族里重大的事情,族人们便来到首领家中举行会议商定解决办法。他们佩戴骨、蚌器和玉器等装饰品,白天用石制磨棒、斧、锛、凿、杵、锄等生产工具种地、捕鱼、狩猎,晚上回家用灶做饭,用罐、壶、盆、钵等陶制品储器盛装劳动果实。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先民们在聚落外围挖了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呈椭圆形封闭状的聚落环壕。倒塌的爬梁式屋顶等房屋构件保存较为完整,考古学家能根据它的原理和结构将5500年前的房屋恢复原貌。

据考古专家们鉴定,该遗址距今约5500年左右,体现的是以牧业为主的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和红山文化是同时并存的。2010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哈民遗址进行了大面积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出土珍贵遗物近千件。

哈民遗址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三大史前奇观、一大改变”。第一大奇观为:它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的史前聚落,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遗迹现象之震撼、出土文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第二大奇观为:遗址内发现的十几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房屋木质构架,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情况,这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史前聚落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第三大奇观为:房址内发现凌乱堆弃的大批非正常死亡人类罹难场所,其中一座仅18平方米房址内发现的97具人骨遗骸,令人触目惊心,堪称中国史前之最。一大改变为:哈民遗址的发掘不仅发现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哈民文化”,使科尔沁的地域历史实证足足地提前了1000年,而且改变了史前科尔沁地区一向被视为边塞蛮荒之地的看法,充分证明了科尔沁地区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哈民遗址已成为考古界、史学界、社科界研究的一大热点。2011年度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6年度被自治区文物局评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自治区首批10大考古遗址公园”之一。

2016年8月19日,内蒙古哈民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哈民遗址公园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史前村落遗址。


相关文章

通辽霍林郭勒额仑原生态草原旅游区

额仑原生态草原旅游区位于市区北40公里处,占地面积805平方公里。...

通辽燕长城

燕长城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境内段长约125公里。通辽市境内的燕长城有库伦、奈曼两段。库伦旗境内的燕长城,从辽宁阜新八家子进入库伦旗白音花镇乃曼格尔村东、东通什村东、色冷稿村东、东牌楼村西、马...

通辽金界壕

金界壕也称金长城,建于公元1123年—1198年间,是女真族为防御蒙古族入侵而修筑的古代罕见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金界壕遗址,部分地段在俄罗斯和蒙古国境内,还有部分地段在黑龙江省和...

通辽奈林稿辽墓群

奈林稿辽墓群,2013年4月28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6月至1974年9月,吉林省博物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当时称哲里木盟,为吉林省管辖)库伦旗库伦镇奈林稿村先后发掘了4座...

通辽库伦旗福缘寺

  福缘寺位于库伦旗库伦镇。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庙建成后乾隆皇帝赐名“福缘寺”。福缘寺一连四重殿宇,由山门寺、诵经殿、佛殿和老爷庙组成。  锡勒图库伦历史上虽然以喇嘛旗著称,但是原来没有喇嘛...

通辽库伦旗怡风园

怡风园距库伦镇新区3公里,交通便利,景色优美。该园建设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观赏区,有盆景艺术馆、书法艺术馆和根雕艺术馆。另一部分为住宿餐饮区,主要以农家自采自摘自制农家菜为主,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