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丰镇隆盛庄古镇

东方晴4年前 (2022-01-12)文化古迹309

隆盛庄镇坐落在黄旗海南岸,这里曾经是庙子沟新石器人类聚落生活过的地区,它孕育了远古文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园1396年),不断有晋人来耕种屯粮,乾隆十二年(公园1747年),被招垦种的农民来此定居,到乾隆三十二年已有大量移民垦荒在此设庄为建置之始,到了清嘉庆年间,隆盛庄各地工商农户聚集于此,各谋生业,已形成集镇规模,当时人们寓意兴隆昌盛,故取名“隆盛庄”。

隆盛庄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内地因土地集中和人多地少等矛盾而造成无法生存的过剩人口,优其在晋西北一带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为了谋生而背井离乡,寻找新的耕地,沦为流民。在这种状况下,地广人稀的塞外蒙古便成为人们奔赴的地方。蒙古王公贵族掌握有大量土地,他们为利益所驱动,便大量招纳汉人,为其垦种。而清廷为了缓和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最后不得不默认蒙地私垦现象,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走西口”。由于内地汉人续迁,隆盛庄人口也开始大量增多,内地人来此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建筑行业,随之各种工商行社相继而生,钱庄、当铺、粮店、马车店、毛毯社、鲁班社、老君社,蒙商开的专做蒙古地区生意的也叫拉骆驼走草地等行社。因此这里成为了牲畜、皮毛、粮食的集散地,是乌兰察布市地区最早的集镇之一。

隆盛庄辖地面积44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9188人,有汉、蒙、回、满12种民族。镇区域内共有六条大街,42条小巷,镇内现在还保存有古店铺、古门阁、古寺庙,其中清真寺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较完整的院落有芦家大院、段家大院等,主骨保持完好,规模面积为7206平方米,至今还保留有石雕、石门蹲、石栓马桩,院内古建筑青砖筒瓦,砖雕、木雕古朴雅趣既展现着当时商人们的经济实力,又内蕴着传统的礼教与民俗风情。隆盛庄的传统文化丰富,“正月十五元宵日”、“三官社”、“民间社火”活动,二月二舞龙灯、耍旱船、四美庄“四脚龙舞”民间舞蹈,四月八(奶奶庙会),六月二十四传统古庙会,其中传统古庙会从清代延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已于200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烽火台、摩崖石刻、回民义坟、缸房、芦家大院、丁四东西大店、东四合壁东洋大门楼、汉代墓葬九处古建筑、古遗址等九处古建筑已列为我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隆盛庄村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


相关文章

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庙子沟聚落遗址

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新风乡,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约5500年。 遗址是于1985年10月发现的,经发掘的村南遗址第一地点面积约近3万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51座,墓葬43座,窖穴(灰坑)...

乌兰察布化德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化德县“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的历史沿革,依托张库古商道这一载体,重塑驿站风情主体雕塑,驼队由2米×100米道路和4.5米高骆驼12峰、3.3米高人物4名组成,配建驿站、蒙古色、金界壕地域名称等...

乌兰察布集宁古城

集宁古城总投资16亿元,占地36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仿古建筑复原集宁原始风貌,重现原汁原味的西北商业文化特征,充分考虑各种商业功能的合理布局,彰显满蒙风情,真正实现业态互动,将大型超市、时尚...

四子王旗神舟飞船主着陆场

四子王旗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主着陆场,自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至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试验回收任务的圆满成功,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

乌兰察布凉城岱海滑雪场

岱海滑雪场位于美丽的内蒙古凉城县岱海湖畔,位于呼阳公路128公里处路旁,距呼和浩特市128公里,距大同市80公里,距集宁市为60公里。这里群山环绕,湖山相依,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空气清新,气候适宜,交通...

卓资红召九龙湾生态旅游区

红召九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卓资县西北部,地处红召旅游名胜区核心区,属国家级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是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近、山水风光最好的生态旅游区,故有“南有九寨沟,北有九龙湾”、“美丽九龙湾,塞外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