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前砬山烽火台

东方晴3年前 (2022-03-08)文化古迹277

前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金桥镇前砬山村南,建在海拔22米的砬砬山顶。

砬砬山为一缓坡小山丘,其四周为黄土平地,烽火台目标十分明显,远处可观。此处为建造烽火台的最佳选地。台保存的基本完好,可为营口市境内同时代烽火台的参考,根据结构、特点和建筑材料综合分析,此台应为明代所建。台基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其上是大块青砖建造的台身,白灰勾缝,最上部分的垛口仍可见。方形台通高12米,底边长为10米,由底向上逐渐内敛。

烽火台遍布我市境内,其遗址、遗迹如今仍可寻。整体布局为两大体系,一是沿海岸线走势南北相连,形成了辽东半岛没有边墙的边墙之军事防御体系,烽火台顺海岸贯通半岛南北,并与关内沿海烽火台相连,是我国烽火台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地区由南至北依次建在:盖州市归州乡三台子、熊岳仙人岛、鲅鱼圈区墩台山、沙岗子望海寨、团山乡西崴子、老边区二道沟村高台庙、市区内(梁房口墩)、大石桥市水源乡赏军台等。另为内陆腹地烽火台密布盖州与大石桥市境内,呈放射状向内陆纵深分布,选址在军事要道和居住重镇周围。前砬山便是一座内陆腹地烽火台。

处在边防前沿的烽火台通常是举火台,当有敌情发生时,内陆腹地的烽火台作为接火台,将举火台发出的信号逐台传递。我地区举火台一般建于海岸边,如仙人岛、墩台山、西崴子等地的烽火台,本书后面将有介绍;接火台布于内陆的高山丘陵,数量更众。

烽火台的狼烟早已散尽,星罗棋布的墩台如今已是廖若星辰,幸存于世的烽火台已成文物保护单位。仰望高大挺拔的台身,静静地矗立着,向后人讲述曾有的辉煌……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前砬山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烽火台为中心,周围2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延80米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


相关文章

营口辽南民居四合院

辽南民居四合院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为14座民居四合院建筑群组成,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重要新发现。现总体保存状况较好。辽南民居四合院建筑群包括五座典型辽南四合院建筑和朱家、臧家、吴家、马家等大...

营口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胜利路北11-1号,西紧邻普济寺,与三江会馆、山东会馆、山西会馆合称为盖州四大会馆。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福建客商组成的商业团体聚会议事的场馆。福建会馆建...

营口烟筒山山城

烟筒山山城位于盖州市徐屯镇韩家沟村,为高句丽时期所建山城。出盖州市向东南行十公里,便来到了烟筒山前,烟筒山因山而得名,又有俗称如:灶突山、灶洞峪山、娘娘庙山、灶突峰、灶王峪山等。山周长约有四公里,海拔...

营口拦马墙遗址

拦马墙遗址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三道河村龙洞山北山脊,呈长方形,大部分墙体遗址已损坏,墙上石块散落分布在周围。该遗址在崴子后山南山脊各残存一段,整体为长条形,南段总长约120米,北段总长约300米,墙宽约1...

营口墩台山烽火台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鲅鱼圈区海星街道办事处海星社区,坐落在鲅鱼圈区墩台山上,山脚下是繁忙的营口新港,西望渤海。该台为四方体,上窄下宽,高12.85米,底边长14米,上边长11.4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

营口山嘴六角塔塔址

山嘴六角塔塔址位于盖州市徐屯镇山嘴村,塔基占地南北约24米,东西约15米,面积约有360平方米。在塔址前有无头石佛像一尊,碑额及无头碑座各一块,塔基残存高度约5米,对面河岸也有大量石质塔构件,根据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