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中流砥柱景点

东方晴3年前 (2022-12-25)景区景点121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三十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六三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卧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叫“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相关文章

三门峡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人文景区。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关隘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

渑池马跑泉革命旧址

马跑泉革命旧址位于渑池县仁村乡雪白村马跑泉自然村,马跑泉陕州行署革命旧址共计五处包含有陕州行署革命旧址、渑池县人民政府驻地旧址、武装大队驻地旧址、县委驻地旧址、革命烈士墓。 1948年2月21日,国民...

三门峡龙湖风景区

  顺灵朱公路而行,在距灵宝市区23公里处,便会遇到一处碧水连天的湖光山色,它就是是窄口龙湖水利风景区。在灵宝,上了年纪的人都对窄口水库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次提起窄口水库时总是说“想当年”……当年,...

渑池鹿寺遗址

鹿寺遗址位于天池镇鹿寺村西侧的台地上,1958年6月发现,东西宽150米,南北长300米。1959年11月配合鹿寺村修水库,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陈焕玉领队来此首次发掘,开探方3个,清理出窖穴19个,墓葬5...

陕州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陕州区西李村乡,距三门峡市约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寺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茸。寺院依山而建,以火墙为界分为前后两处院落,包括山门、前、中、后佛...

渑池冯异故城

冯异故城位于仰韶镇礼庄寨村的西部,古城址建筑在东西两条流水交汇处—回溪河之北,城墙仅筑起南、北、西三面,东墙尚未筑起时,战争已经结束。城墙底部宽20米,顶宽5米,残高20米,周长200米。它是为战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