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大同镇文澜堤
文澜堤又称顺水一道桥,始建于汉代,历代皆有维修,清乾隆年间黄仲尧重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金堂县令谢帷杰再次维修,至今完好。该桥东西走向,石结构,无孔堤式长桥,长57.3米,宽2.7米,高3.4米,分布面积约151平方米;桥面近水平,用长3米,宽0.5米,厚0.4米的石板铺成。该桥名为桥,实为堤,由天公堰、高堵桥两条河流的汇集处自然形成,桥较细长,东面地形像鹅头,西面地形像鹅身,桥位恰似一个鹅颈项,故称“鹅项颈”,顺水夹在两条河中间,是金堂县原八景之一的文澜秋月,又是该县古时候通往成都的必经之道。1998年10月,被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青白江区大同镇
年代: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