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石佛寺

东方晴8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54

石佛寺,据民国版《郫都区志》卷二载:“石佛寺,县西八里。元时建,有石佛一尊。清时修缮。”大殿毁于早年火灾,仅存二殿和观音殿。1982年被查封,寺内石刻送到县内中兴寺,僧人遣散。后租给私人杀猪、养猪场所长达26年。2008年村上清理集体财产时将猪圈拆除,闲置至今。寺坐北朝南。二殿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枋上有题记,“川陕等省东南两道众姓” 、“眉阳冯江简州等州教授郫筒覃从龙、马瑜、冯光虞”,内墙四周有66幅彩绘和墨绘佛教题材壁画,画面多已风化,模糊。根据题记推断,二殿建筑时代为清中期。观音殿在二殿后,相距8米。建筑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结构。正门屋檐下有廊道,宽2米。廊道穿枋上有题记,可知观音殿建于清嘉庆时期。

地址: 郫都区郫筒镇
年代: 明

相关文章

崇州陈家大院

半边街陈家院子为陈家大院老宅。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陈化南出资,其兄陈绍清负责修建,正院为陈化南居住,侧院陈绍清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没收并分给百姓居住。大院占地1773.5平方米,现存...

成都徐子昌旧居

建国前这里为成都警务司令部督查主任徐子昌的住宅,是成都市内保存较好的近现代宅邸建筑的典型代表。从建筑价值来说,该建筑立面三段式构图鲜明,建筑各部位比例适当,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特征,其基座台阶为川西...

郫都杜鹃城遗址

杜鹃城遗址位于郫县郫筒镇。据扬雄《蜀王本纪》载:“杜宇……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1964年四川大学考古教研室教师林向及学生数人曾对杜鹃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采集有陶片等遗物。1998年1月...

成都原华西协合大学校长楼

原华西协合大学校长楼位于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长期作为校长的住宅,见证了华西协合大学和我国西部医学的发展历程。整个建筑物既有欧式建筑的青砖墙柱及拱形门洞、...

成都颐庐

颐庐建于1940年,为中西结合式民居建筑,设计有欧洲回廊和川西民居的特点。为二层砖木结构,小青瓦歇山顶,墙为青砖对缝,有木门、花格木窗及木地板。楼房长12米,宽11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一楼为3开...

大邑新场李氏民居

新场李氏民居修建于清代末期,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为两进两天井的四合院布局,砖木混合结构,由门厅、一进东西厢房、过厅、二进东西厢房、正房等七部分组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各部分建筑结构皆为硬山屋顶,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