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宝光寺

东方晴1年前 (2024-09-10)文化古迹151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县。相传始建于东汉,唐代即名宝光寺,唐至明代屡毁屡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宝光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集中于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等;两旁有钟楼、鼓楼和东方丈、西方丈、客堂、戒堂、禅堂等十六院,显现出中国佛教禅宗寺院的整体风貌。另外,位于寺院东部的罗汉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罗汉堂之一。宝光寺内还保存有南朝梁代千佛碑、唐代《施衣功德碑》、元代金银书《华严经》、明代尊胜石幢、清代大藏经、石刻舍利塔及佛舍利等文物。宝光寺是四川地区现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其平面布局保留了早期佛教寺院“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特点。罗汉堂平面呈田字形,很有特色。罗汉堂内有塑像577尊,以生动多姿而闻名。 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宝光社区宝光北街,以南50米为宝光大道
类别: 古建筑
年代: 唐、清

相关文章

都江堰玉堂窑址

玉堂窑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唐宋时期四川较大的窑场之一,曾发现十八个窑包。积压厚,面积大,经发掘整理出全长42.92米的砖结构龙窑,一窑可烧瓷器一万五千件以上,可谓...

郫都崇宁文庙

崇宁文庙始建具体年代不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现存文庙大成殿、东西厢房及北部偏房。大成殿为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梁架,面积343.36平方米。东西厢房对称布局,均为悬山式屋顶,...

金堂云顶山遗址

云顶山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包括云顶石城、慈云寺。 慈云寺始建于南北朝,唐、宋、元、明均有增修,明末寺毁,清代重修。坐西北向东南160度,占地面积约3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依山...

成都刘存厚公馆

刘存厚公馆建于民国时期,为四川督军、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刘存厚公馆。现存主体建筑及附属用房两处房屋,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砖石结构,两层高,青砖墙,小青瓦歇山屋顶,东侧建有檐廊。...

邛崃蓝靛坊

蓝靛坊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为一染料作坊,解放后,将作坊房屋分给农民,现为村民居住场所。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为悬山式穿斗抬梁木结构建筑,三进落四合院布局,分正厅、过厅、前厅、厢房和大门,现存房...

蒲江金刚经碑及石刻

金刚经碑及石刻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东岳神为天齐王,修建天齐院,清代被毁,仅存石刻。今人重修寺院并将石刻移入其中。所存文物情况如下:唐碑1通,刻于咸通四年(公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