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龙藏寺

东方晴1年前 (2024-09-10)文化古迹96

龙藏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原名“慈惠庵”。宋代僧觉善于祥符元年(1008)将慈惠庵扩建后更名为龙藏寺,明代洪武四年(1371),僧洪铭重建龙藏寺。成化元年(1465),寺内又建大殿、绘壁画。清代康熙五年(1666),大朗禅师驻锡于此,陆续修毗卢殿、天王殿及左右厢房。大朗八世孙云坞修葺殿廊,重塑佛像。现仅存一座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388平方米,建筑依中轴线左右对称,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薝蔔亭,重檐攒尖顶结构;山门;弥勒殿,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面阔8间32.45米,进深7.82米,为民国时期改建而成;大雄殿,单檐斜山式琉璃瓦屋顶,抬梁式梁架,檐下置斗拱,殿内四壁绘有明代佛教壁画九铺,共计114平方米;毗卢殿,重檐斜山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七间35.94米,进深16.49米,二层为藏经楼。新都龙藏寺“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的性质是其最大特点,对于研究成都地区明清时期宗教建筑的结构布局、寺庙性质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外西街86号,以东100米处为新都至郫县区间公路。
类别: 古建筑
年代: 明、清

相关文章

邛崃联升塔字库

联升塔字库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一塔形字库建筑。字库坐北朝南,为六边形三层楼阁式石质结构。宝塔顶,檐角上翘,塔身正面每层墙面上雕饰人物和花鸟图案。记事碑位于字库南侧,为三楼庑殿式仿木结构。碑...

金堂小凤街50号民居

小凤街50号民居坐东朝西,系民国时期陈氏乡长住所,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筑为穿斗结构,单檐悬山屋顶,小青瓦覆盖。由前堂、正堂、南北厢房、戏台组成。该宅厅阁结合,内有戏台,左右厢房及观景台,...

金堂大成殿(文翁石室故址)

金堂大成殿坐北朝南。原位于青羊区石室中学内。该庙原为东汉周公礼殿,唐代改祀孔子,更名为大成殿。现在大成殿为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建。上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被迁建至金堂县赵镇。大殿须弥座台基...

彭州濛阳镇南华宫

濛阳镇南华宫建于清代,原为广东会馆,解放后改建为粮仓至今。房屋坐西朝东,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有檐柱6根,直径0.39米;檐柱上撑弓为高浮雕,图案内容丰富,雕刻精细,柱下...

成都青白江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坐西南朝东北,建筑分布面积约18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260平方米。两进四合院布局,现存门厅、前厅、后厅,为风火墙泥塑,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小青瓦屋面。门厅面...

都江堰青城山建福宫

青城山建福宫为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始建于唐,称丈人观。南宋淳熙二年范成大奏请改为今名,宝祐间毁于地震引发的滑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建筑群布置在清溪沟侧一台地上、依地势由东向西纵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