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文庙及魁星阁

东方晴8个月前 (09-10)文化古迹77

文庙大成殿始建于五代,明末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大加整修,增建了庙门、东西庑、钟鼓楼、祭器库、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忠孝祠及泮池、万仞宫墙等建筑,设教谕、训导两署于此。大成殿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66平方米,建筑面积307.5平方米。大殿为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建筑。该座照壁墙保存较为完好,两侧耳墙在学校扩建操场时已拆除。魁星阁位于灌口镇。因塔周身饰红色,又名“红塔子”。始建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建。坐西朝东,为仿楼阁式实心砖石塔。塔平面为六角形、共六层,通高25米,顶为六角攒尖顶。

地址: 都江堰市灌口镇
年代: 清

相关文章

成都绿舟博物馆

成都绿舟博物馆是全球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馆,博物馆分别由序厅、人类厅、国家厅和后记厅组成,共展出100多个国家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32项,以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邛崃石窟

邛崃石窟包括石笋山、磐陀寺和花置寺三处石窟。造像活动从唐延续到宋。石笋山始凿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有佛龛33个,造像1195尊;主要有释迦佛、阿弥陀佛、三佛、千手观音、毗沙天王、净土变和观音经变。...

双流黄龙溪明代墓葬(含皇坟村明墓、大河村明墓)

该墓在地表保留一座大型封土堆,坐西北朝东南,封土略呈圆形,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改田取土时,曾挖掘出3个绿色瓷枕,部分陶瓷器碎片,及长方形墓砖,砖长0.38米,宽0.18米,厚0....

大邑药师岩摩崖造像

药师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斜源镇。造像开凿在飞凤山长150米,高20米的红砂岩崖壁上,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西向东,共计35龛,大小造像1032尊。药师岩以刻于唐开成二年(837)的药师...

彭州三昧水摩崖造像

三昧水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丹景山镇。始凿于唐末五代,宋代继续开龛,一直至明清。共42龛,300余尊造像,分布在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在上山石梯起步处的大岩墩上,凿有大小龛,分上下两层,以延命观音...

成都明蜀王陵墓群

明蜀王陵是明代宗室亲王蜀藩王家族陵墓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据王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此十陵包括第三代蜀王僖王朱友壎陵、第六代蜀王怀王朱申支陵、第七代蜀王惠王朱申凿陵、第八代蜀王昭王朱宾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