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宫窑址
青羊宫窑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羊宫窑址因制瓷兴盛于隋唐而得名,地处古道观青羊宫以北。该窑址在1955年时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试掘,1983年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发掘。窑址分布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可分为3个区域,即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区。现窑址内有保护较好的战国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馒头窑7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窑址出土器物6000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颇具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该古窑场烧制陶、瓷器物持续时间长达1200年之久,且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装饰工艺创新(彩绘),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1991年,公布为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琴台路社区一环路西二段街31号附2号,西距省人民医院100米。
类别: 古遗址
年代: 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