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望丛祠

东方晴8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84

望丛祠始建于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距今1500多年。该祠是纪念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的祀祠。历经宋、明、清及民国的兴衰更替,现有望丛祠格局为20世纪80、90年代形成。望丛祠占地面积90亩,红墙围绕,现存古建筑为老祠堂和听鹃楼,建于清光绪年间,2003年落架维修时听鹃楼和老祠堂合二为一,组成四合院布局。听鹃楼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东西厢房对称布局,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老祠堂正殿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祠内现存望帝陵与丛帝陵两座陵塚,相传为两千多年前古蜀国望帝陵塚。望帝陵在望丛祠内东北,历经培整,历代均有祭祀活动。现存封土堆近椭圆形,状若丘山。

地址: 郫都区郫筒镇
类别: 古建筑
年代: 清

相关文章

成都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

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始建于中华民国,为抗战时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新华日报1937年底在南京筹备,1938年创刊于武汉,同年迁至重庆,并在成都设立办事处,是由周恩来亲自创办...

邛崃倪家字库

倪家字库为倪氏家族所建,时代为清。字库坐东北朝西南,为六边形楼阁式攒尖砖石结构,共三层,底为束腰须弥座;底层西南面中间龛内横额“习字延龄”,两边匾毁;二层西南及两侧设长方形龛,正面龛上横额“同结善缘”...

成都原华西协合大学校长楼

原华西协合大学校长楼位于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长期作为校长的住宅,见证了华西协合大学和我国西部医学的发展历程。整个建筑物既有欧式建筑的青砖墙柱及拱形门洞、...

邛崃磐陀寺

磐陀寺建于唐代,现存大殿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修,明正统二年(1437年)培修,坐西朝东,为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殿内现存明景泰年间泥塑“西方三圣”,南北两壁和西壁背后有景泰元年(...

都江堰大观普照寺

大观普照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大观镇。始建于元代,明代毁于火,清雍正、光绪年间相继重建。**中大部被拆毁,现仅存藏经楼、川主楼、客房、厢房、牌坊、普同塔等建筑。该寺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

成都青白江彭大将军纪念碑

彭大将军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专为纪念辛亥革命著名英烈彭家珍。建于1938年,碑身南北面由林森题写“先烈彭大将军家珍殉国纪念碑”,东西面由戴传贤题写“彭大将军家珍烈士纪念碑”。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