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卧云寺摩崖造像

东方晴8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121

卧云寺原名凌云寺,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40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民国时期道士周志洁在此修行,为佛像上彩,在大殿前院坝内置八卦图,并试图将寺庙改造为道观。上世纪60年代,寺内释迦牟尼像左眼被毁,两力士头部被砸。1994年昭觉寺法师李果清到卧云寺,同年成立卧云寺文管所。目前仅存一间大殿及造像若干,造像为明代石刻,共3窟9尊,横向排列,有释迦牟尼、普贤、文殊、阿难、迦叶、佛弟子、两力士、供养人等,中间为石刻大佛,旁刻嘉靖九年(1540年)、嘉靖十一年(1542年)字样;紧邻大佛两侧各有千手千眼观音像和菩萨像1尊,分别是中华民国十九(1930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皆为泥塑。1985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天府新区三星镇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明

相关文章

都江堰三佛洞摩崖造像

三佛洞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崖面坐北向南,1988年为造像搭起砖石水泥结构棚顶。其中大龛中的第3龛和小龛中的第5龛风蚀严重,形象模糊。龛为矩形,敞口拱顶。该造像造型精美,数量众多,体现我国古代灿烂多姿的...

杨遇春宫保府

杨遇春宫保府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阳镇。杨遇春号时斋,崇庆州白碾村人,乾隆44年中武举。1825年任陕甘总督,次年征剿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张格尔叛乱。道光13年晋封太子太保,崇庆州为其建造府第于州城上南...

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根据造像风格可判断时代大多在唐代,也有清代造像。原来此处有古寺,寺前古道依稀可见。现存造像主要分布于寺后南北走向的山崖上。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崖壁东部的大佛...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位于新津县的宝墩古城址、郫县的郫县古城址、温江区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的双河古城址和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

大邑新场李氏民居

新场李氏民居修建于清代末期,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为两进两天井的四合院布局,砖木混合结构,由门厅、一进东西厢房、过厅、二进东西厢房、正房等七部分组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各部分建筑结构皆为硬山屋顶,上盖...

成都温江陈家桅杆

陈家桅杆,又名陈氏宗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系因大门外耸立两根双斗桅杆而得名,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