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卧云寺摩崖造像
卧云寺原名凌云寺,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40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民国时期道士周志洁在此修行,为佛像上彩,在大殿前院坝内置八卦图,并试图将寺庙改造为道观。上世纪60年代,寺内释迦牟尼像左眼被毁,两力士头部被砸。1994年昭觉寺法师李果清到卧云寺,同年成立卧云寺文管所。目前仅存一间大殿及造像若干,造像为明代石刻,共3窟9尊,横向排列,有释迦牟尼、普贤、文殊、阿难、迦叶、佛弟子、两力士、供养人等,中间为石刻大佛,旁刻嘉靖九年(1540年)、嘉靖十一年(1542年)字样;紧邻大佛两侧各有千手千眼观音像和菩萨像1尊,分别是中华民国十九(1930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皆为泥塑。1985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天府新区三星镇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