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东方晴1年前 (2024-09-14)文化古迹103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古蜀文明的遗址类博物馆。2001年2月8日,在成都市区西北金沙村一个建筑工地的施工中,挖掘机的轰鸣声掀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大型祭祀活动场所、大型建筑基址、生活居址、墓地等重要遗迹相继发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不断出土:璀璨的黄金、精美的玉雕、神秘的青铜、巨大的象牙……都昭示着这个沉睡的古国曾有过的灿烂与辉煌。现已确认金沙遗址分布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它是成都平原继三星堆之后崛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与成都平原已发现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遗址共同勾勒了古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消亡的大体过程,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7年4月,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园林区等部分。基本陈列《走进金沙》由遗迹馆和陈列馆构成,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宗教祭祀、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全面再现金沙王国的辉煌,复活一段失落的文明。该陈列荣获了“第八届(2007-2008年度)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体系完整,均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及艺术价值。其中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构图严谨、造型极富美感和文化内涵,此图案于2005年8月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大金面具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的黄金面具,反映了古蜀国巫术、宗教文化的发达;青铜立人头戴太阳冠帽,腰佩短杖,双手环抱状,表现了古蜀巫师做法的形象,是金沙延续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物证;十节玉琮具有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的风格特征,制作年代较金沙遗址早一千多年,表明成都平原在较早时期可能就与长江下游地区有了交流与往来。 金沙遗址现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放时间: 春冬:9:00-18:00;夏秋:9:00-20:00;周一闭馆
联系电话: 028-87303555(票务)028-87303522(咨询)
详细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

相关文章

金堂大成殿(文翁石室故址)

金堂大成殿坐北朝南。原位于青羊区石室中学内。该庙原为东汉周公礼殿,唐代改祀孔子,更名为大成殿。现在大成殿为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建。上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被迁建至金堂县赵镇。大殿须弥座台基...

邛崃高家碉楼

高家碉楼始建于清代。碉楼为土木结构,坐西朝东。碉楼平面呈长方形,顶部为歇山式穿斗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1间,小青瓦屋面;楼身用夯土夯筑,每层四面设有长方形射击孔。碉楼底有围墙,墙壁夯土筑,内为穿斗木结...

成都金牛金华寺

金华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毁于明末兵乱,清康熙、乾隆至道光年间均有重建,现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南朝北,从前至后分别为乐楼、前殿、正殿、左右厢房及后殿,呈...

邛崃张家跳墩桥

张家跳墩桥为西北——东南走向,由16个跳墩和两平桥组成。桥、桥墩、跳墩均为红砂石砌筑。该桥保存较好,造型独特,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地址: 邛崃市天台山镇年代: 清...

成都李劼人旧居

李劼人旧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该建筑始建于民国28年(1939),是我国著名作家李劼人的故居。李劼人从营建“菱窠”起,到1962年逝世,均居住、创作与此。他以成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死水微...

郫都扬雄墓

扬雄墓建于明清时期,墓前曾立有碑记、双斗桅杆、石凳等,今已不存,墓北的拜台和子云祠均毁坏。该墓坐南朝北,封土堆平面呈圆形。该墓是凭吊西汉大儒扬雄的重要场所。1984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