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历史

东方晴3年前 (2023-01-17)乐器136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早出现于约1660年。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在1845年左右,由阿德里安·塞尔韦(AdrienFrançoisServais 1807年-1866年)为大提琴添加了可调整的尾柱,使大提琴在演奏中更加稳定。在这之前,大提琴是没有尾柱的,是由演奏者夹在两腿之间来演奏。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

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凯里尼协奏曲、六首奏鸣曲。

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关文章

大提琴的保养方法

一把制作精良的好提琴的寿命可以很长。令人叹为观止的是,16世纪早期意大利克雷莫纳的提琴制作大师们的一些杰作虽然构造相对脆弱,但至今仍然被专业的音乐家用来演奏。一把乐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状态当然与乐器主人...

大提琴的选购方法

在买琴时要注意到这把琴是否有潜质,也就是随着时间,演奏它的声音能不能还有进步的空间。面板太薄的新琴,发音会比稍厚面板的琴好发声,但振动不够传得远。所以在选购时,应该请专业人士试奏,你站在稍远的地方听。...

大提琴代表曲目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九号(鲍凯里尼)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海顿)第三、五号大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琶音琴奏鸣曲(舒伯特)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舒曼)第一、...

大提琴的演奏方法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有时也用高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

大提琴的分类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