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的发音原理
长笛为木质或金属管状体,全长62厘米,笛头闭塞,塞头距管端约5厘米,笛尾开放。为便于携带与调音,由2或3段插接组成。笛身为圆柱体,内径1.9厘米,从与笛身插接处起,其内径至塞头渐缩细为1.71厘米。以离塞头1.7厘为中心,开椭圆吹孔,上覆吹孔盖,开同样椭圆孔,与吹孔相连,使盖面与孔壁形成锐角,气流即冲击此边棱,激棱发音,管壁开指键孔若干,用指尖控制音键启闭,以变换开管长度,产生不同音高。
每个音孔有固定的音,在演奏时根据演奏指法吹出不同的优美旋律。
长笛(Flute)是西洋管乐器,最初是以竹子制造的,和我国的笛子相似,后来改为以木质制作。19世纪中期,德国乐器改革家波姆(1794-1881)对长笛进行了改革,把音孔增加到16个,并安装了联动按键,使长笛成为十二平均律乐器,变得很容易演奏。现长笛大多用金属制作,但习惯上仍然称为木管乐器。
长笛演奏时能够很自然地使用波动音,有点像人声,音色十分优美。长笛音域宽广,而且非常灵巧,既可以演奏抒情、缓慢的旋律,又可以毫无困难地演奏快速的、上下跳动的音型,以及装饰音、颇音等华彩性旋律。所以它在管弦乐队、军乐队、重奏乐队和轻音乐队中一直受到重视。
传统称谓的长笛是指一组乐器,它由C调短笛、C调长笛、G调中音长笛和C调低音长笛组成。在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用得最多的是C调长笛和C调短笛。
发音的基本原理
长笛的发音和中国笛子一样,属于边棱音发音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对准吹嘴吹气时,由于气流在管内发生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所以吹奏时的嘴形和吹气角度对音色有直接的影响。长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如果将音孔全部按上,就发出长笛的最低音,从最下端算起,每打开一个音孔,就升高半音。但高音区则需要使用交错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