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画法口诀

东方晴3年前 (2023-02-04)书画169

中国画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其师承传授,都依老师的专长按科进行。元代以后,人物画衰落,山水、花鸟兴盛。

国画画法口诀:

画前需定形, 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 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 红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 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 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 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 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 点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 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 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 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 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 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 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 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 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 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 用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 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 只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 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 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 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 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 浓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 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 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 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 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 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 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 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 好画自然成!


相关文章

国画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

国画花鸟画

花鸟画的历史进程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

国画装裱

国画装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画创作者以及国画收藏者来说都是要了解以及清楚的地方,装裱的成功与否直接与其保存的时间与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并且装裱的样式形成一种对艺术品极好的烘托作用。一幅完整的国画,...

国画流派

黄派又称“黄筌画派”、“黄家富贵”。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光大于宋初的黄居寀。黄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统治阶...

国画历史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

国画山水画

山水画的历史进程: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