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历史
世界
起源
考古学家在发掘埃及古墓时,曾发现9块成型的石头和1个石球。古代太平洋地区波利尼西亚人所具有的投掷游戏,其场地和器具也与现代保龄球运动有相似之处。这些都被研究者视为保龄球运动的最早起源。
现代保龄球运动起源于公元3-4世纪德国的“九柱戏”。当时的天主教徒在教堂的走廊里安放木柱以象征异教徒和邪恶,以石球地滚击之来赎罪、消灾、辟邪。直至14世纪初,才逐渐演变成为德国民间普遍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
发展
17世纪,荷兰移民将9瓶制保龄球带到了美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国人对9瓶制保龄球进行了改革,创立了10瓶制保龄球。
1875年,美国纽约出现了第一个保龄球协会,该协会规定了保龄球球道的长度和球柱的大小。
1895年9月,保龄球总会成立于纽约。该组织规定将保龄球瓶排列为正三角形,并规定了标准的保龄球直径的大小。
1901年,芝加哥维鲁巴克大厦保龄球馆举行了第一次保龄球竞赛。
1935年,美国青年保龄球总会成立,该组织推动了保龄球运动的普及和传播。
1952年,国际保龄球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芬兰赫尔辛基。该联合会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宗旨,提倡和推进了保龄球运动的发展。
1954年,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第一次国际竞赛,共有欧洲的7个国家参加。
1963年起,每4年举办1次世界保龄球锦标赛。
1968年,首届亚洲保龄球锦标赛举行。
1974年、1978年、1986年,保龄球项目被列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1978年,曼谷亚运会将保龄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将保龄球列为表演项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将保龄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将保龄球列为示范表演项目。
中国
1925年,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率先建立起人工球场,当时的球场靠人工拣球和摆瓶,还没有机械设备。
1981年,上海锦江俱乐部建成6条自动化球道,成为全国首创。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了30多个球馆,200多条球道。
1984年,国家体委将10瓶制保龄球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
1985年5月26日,中国保龄球协会成立,并随后代表中国加入亚洲和国际保龄球组织。
1987年,马来西亚举行保龄球世界杯赛,上海保龄球选手代表中国首次参赛。同年中国加入世界保龄球联盟。
1992年,北京市保龄球运动协会成立。
2000年,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亚洲保龄球锦标赛上,中国代表队夺得男子单人赛亚军、男子三人赛金牌、男子五人赛铜牌、女子五人赛银牌、男子全能赛和女子精英赛银牌。这次比赛中,中国保龄球运动员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在中国保龄球运动发展历程中留下有意义的一笔。
2002年,中国保协推出了三项制度,分别是运动员积分排名和等级的制度,以及中国保协会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