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剧目周仁回府简介

东方晴5年前 (2020-11-06)戏曲1392

    《周仁回府》又名《忠义侠》、《鸳鸯泪》,秦腔传统戏。事见明佚名《忠义烈》传奇(又名《忠烈记》),清朱*(左:白字、右:鹤去鸟字)、朱佐朝合作《朝阳凤》传奇,佚名小说《海公大红袍全传》、《海公小红袍全传》及废闲主人《大红袍》弹词。

    严嵩的干儿子严年垂涎于杜文学之妻,遂诬告杜文学并将其流放岭南。杜文学临行前将妻跪托于认弟周仁。杜文学门客奉承东告密,严年赐官周仁令其献嫂。周仁与妻暗中计议,以妻扮其嫂,献于严年,自己携嫂出逃。妻至严府,杀严贼不成,自杀身亡。后杜文学冤雪释归,见周仁,怒责。杜文学之妻出面痛说原委,真相始明。

    此剧为秦腔八大本之一,系须生、正旦(后改小生、正旦)唱做工并重戏。其中《悔路》、《回府》、《夜逃》、《哭墓》系优秀折子戏,广为流行。李云亭、刘立杰、耿善民、雒秉华、高希中、任哲中、刘建中、李爱琴、李小锋演出成名戏。任哲中饰演的周仁,唱做俱佳,被誉为“活周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耿善民以“冷过场”的形式扮演周仁,唱腔苍凉,神态冷峻,红极一时。民国三十二年(1943)王绍猷改编本名《周仁回府》(亦称《新忠义侠》),由陕西易俗社首演,雒秉华饰周仁,以擅唱大段哭音乱弹而名扬西安。同年任哲中得范紫东指点,将传统的周仁,由须生行改为小生行扮演,增施“耍帽翅”,“甩发”等特技,改进咬字和发声,辅以抽泣性虚字润腔,唱大段哭音乱弹,如流水呜咽,娓娓动听,名噪一时。李爱琴则一改“冷过场”形式,增强了周仁唱做的俏皮、轻巧和生活情趣,亦为一绝。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亦有此剧目。今存民国年间西安德华书局木刻《周仁回府》改编本及《悔路》、《回府》折戏本,民国三十八年西安同兴书局木刻《周仁回府》改编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本。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火烧绵山简介

《火烧绵山》又名《重耳回国》。重耳逃国,途中绝粮,随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后重耳复国及位,大封群臣,唯介子推未受封赏。介子推挂带辞官,偕母隐居绵山。重耳亲往迎请重用,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火烧绵山逼其自出,...

秦腔剧目孙武子演阵简介

《孙武子演阵》,秦腔剧目。剧情介绍:春秋时期,伍子胥向吴王举荐大军事家孙武子。孙武子将十三篇兵法献给吴王,强调严明法纪,严格军令的重要,并应吴王之请,操演女兵。在操演女兵时,孙武子在三令五申之后,将不...

秦腔剧目千里走单骑简介

《千里走单骑》剧情介绍:其中有折戏《灞陵桥挑袍》、《出五关》、《古城会》较流行。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挂印封金,辞曹保嫂,劈关斩将,桃园兄弟终相会于古城。...

秦腔孔雀东南飞剧情介绍

秦腔《孔雀东南飞》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刘埴现编剧。1953年甘肃镇原(今属庆阳市)六一秦腔剧团首演。李应魁、杨俊清、李育民、陈文俊演出。生、旦为主,唱、做并重戏。事出古诗《孔雀东南飞》。演述东汉末年庐江...

著名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王辅生

    王辅生(原名泥潮),男,著名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陕西省长安县人。中国剧协会员,剧协陕西分会会员。1924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孩提时期就受民间皮影、耍社火等游艺活动的影响...

秦腔颐和园剧情介绍

秦腔《颐和园》又名《赛金花》。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连台本戏(前后两本)。范紫东编剧。陕西易俗社首演。演述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安危,勾结李鸿章、荣禄、李莲英等人,动用海军经费,修造颐和园。户部尚书阎敬铭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