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哪年建立?
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是1982年3月经原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由聂真、张友渔,刘达等著名教育家创办的北京市第一所民办大学。于2005年更名为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仰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时代中期的文化?
新石器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笄礼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是什么?
《郡斋读书志》是南宋晁公武撰的《郡斋读书志》,又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此书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编成。全书著录的书籍分为4部45类,每部写有内容提要。还附入不少遗闻逸事,以作为考证资料。
我国第一部正式使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是什么?
《隋书·经籍志》,《隋书》中记载图书目录的部分,共四卷(卷32至卷35),是唐魏徵等撰目录。是唐代官修的一部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
我国最早的四部分类法图书目录是什么?
《中经新簿》,亦称《晋中经簿》,为西晋荀勖所著,此书以郑默《中经》为依据,是一部综合性的国家藏书目录。约成书于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据阮孝绪《古今书最》载,该书正文14卷,附佛经2卷,共16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9035卷(《隋书·经籍志》载为29945卷),比《七略》和《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多出800多卷。分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四部,仅记书名、卷数、撰人及简略说明,为我国第一部四部体系分类目录。今佚。
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是什么?
《汉书·艺文志》是汉代时期出版的图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的,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其中删兵书十家,增《七略》完成后,刘向、扬雄、杜林三家于西汉所撰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书籍已大多被毁或失散。
我国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是什么?
《别录》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著录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每类之前有类序,每部之后有部序,叙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评论思想,史实,是非,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部序之前、类目之后皆有统计,全书最后还有总计。其子刘歆据此序录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
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是什么?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丛书是什么?
《儒学瞥悟》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南宋俞鼎孙、俞经合辑的《儒学瞥悟》。为综合性丛书,共7集40 卷,收录了宋人著作6种,计有《石林燕语辨》、 《演繁露》、《懒真子录》、《考古编》、《扪虱新 语》、《萤雪丛说》。这些著作记载了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等。此书一直流传至今。除抄本外,还有民国十一年(1922年)武进陶湘的刊本。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是什么?
《通典》,“十通”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全书共两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通典》是记述了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北宋时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流传,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