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旧址

东方晴3年前 (2021-11-24)文化古迹392

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旧址位于邢台学院院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是废除科举制度后在邢台地区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学校,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自1910年始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10年9月,当时的直隶提学使傅增湘向督宪奏报:奏设四处完全初级师范学堂,于天津、保定、滦州、顺德各设一处。”其中顺德校址择定邢台北关外的旧时校场,划出校场的一半作为校址,计地50亩,一面绘图估工兴筑,一面先借用旧时考棚开学,定名“直隶第四师范学堂”。

1912年,该校在邢台北关外河伯祠兴建的校舍落成,师范学堂遵照当时教育部的《师范学校校令)进行了调整,更名为"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学校随之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10月15日邢台沦陷,师范学校师生南迁,学校停办,校址先后被日军、国民党军警盘踞。

1969年,在北关外四师旧址和地区商校旧址上成立河北省邢台地区师范学校。1984年升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成为邢台地区唯一的普通高校。2002年再升为邢台学院,原四师旧址被辟为院史陈列馆。

原校址有九进院落,现仅存两排校舍:前排长39米,房屋12间;后排长48米,房屋15间。均为灰砖硬山式砖木结构。前排房屋中间为原四师正门。门为石质券顶式,高3.05米,宽1.9米。 券门两侧及顶部正中各有一方石雕图案,左右两侧为梅花鹿、蝴蝶等,顶部为团花。两侧各有两根倚柱,以长方形石面作凹凸装饰,宽0.57米, 内侧柱高3.62米,外侧柱高4.548米。券门上方有傅增湘先生所题“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匾额,楷书,黑底金字,字体仓劲挺拔,别具风格。上款“中华民国元年”,下款“傅增湘书”。匾额之上为“山花”,中间雕饰单株双叶花卉纹。

傅增湘(1872- 1950),四川江安人,字元淑,自号藏园、藏园老人、藏园居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0)进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教育家、藏书家。光绪三十四年(1908), 傅增湘出任直隶提学使, 任内三年大力推广小学,又在保定、天津、滦州和邢台四地创设初级师范学堂,后任教育总长等职,该匾就是他任直隶提学使时所书。

后排房屋与大门相对处也有一个石质券门,是当时人们穿行的过道,现已封堵。券门形制与大门类似,券面两侧雕饰卷云、花卉等图案,券顶中部水纹之上有莲叶及莲花图案,门两侧有两排倚柱。

院内有立于清宣统二年( 1910)的地界碑,为白色石质,地面以上高1.22米,宽0.21米,望柱形,球形柱头,柱身四面刻“直隶第四师范学堂地界”样。

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从1910年建校到1937年被迫停办,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时期,期间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国家栋梁之才。四师初建时,民国尚未成立,地方也无高小、初中,故首批学生均为私塾和邑庠生,经短训后,一般回原籍兴办新式学堂,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从邢台所辖各县的县志看,当时的简易师范或高等小学的校长、教员多为四师的毕业学生。

随着科举制度的彻底废除和各类学校的相继建成,四师越来越步入正规。新文化运动使直隶四师的进步学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邢台为中心,很快辐射到周围各县。1931年3月,四师爆发了争取民主与自由的学潮斗争,在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们团结一致,顽强斗争,历经两个多月,在全省影响很大,提高了学校的声望。

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是直隶省近代教育的重大转折,其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开创了邢台地区近代教育的先河,奠定了我省近代教育的基础,在河北省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章

大唐帝陵

大唐帝陵位于隆尧县魏家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其陵、碑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现有各类...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北武当山,又称小武当山、五明山、老爷山,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部山区,是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金顶海拔1437.3米,有五峰,故称五明山,顶上有始建于隋唐时期的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庙,因供奉真武...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是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柏乡汉牡丹园隶属于柏乡县汉牡丹花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办。占地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园内囊括了洛阳、菏泽、安徽、甘肃以及日、美、法等国内外牡丹...

栾卸银杏风景区

栾卸银杏风景区位于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距市区28公里。总规划面积4.11平方千米,俯瞰整个景区形如一片银杏叶。栾卸银杏风景区植被茂密、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根据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分别选种了柿树、...

内丘扁鹊庙

内丘扁鹊庙始建于战国时期,在全国扁鹊庙群中,建筑面积最大,建筑年代最久。其占地4.5万平方米,由27个建筑组成,顺中轴线分布,按天、地、人三才布局,主要建筑有回生桥、山门、碑楼、献殿、扁鹊庙、药王庙等...

邢台清风楼

清风楼,位于邢台市旧城中心府前南街北端,楼分三层,下部一座方形敦厚的大台基,拱券洞门南北穿通,西侧有阶梯回绕,拾阶而上便是第一层,台柱环绕支其中,砖花栏杆围其外,四周围廊环绕。二、三层是歇山式重檐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