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平城善化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2)文化古迹204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古都大同古城内南隅,是开元年间(713-742)唐玄宗那场“造寺运动”的遗物,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更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打西京大同时,寺内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初,圆满大师主持重修,由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三年(1143)凡十五年始成。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世祖忽必烈“集诸路僧四万于西京普恩寺,作资戒会七日夜”,可见大普恩寺的规模之大。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缩筑大同城时,大普恩寺山门及其以南部分被南城墙所压占。明宣德三年(1421)大用和尚再次主持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沿用至今。寺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往北,渐次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东、西垛殿,文殊阁、普贤阁左右对称分布。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殿宇高大,院落开阔,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9号。坐北朝南,南北长209米,东西宽251.4,占地面积52543平方米。据庙碑记载: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寺院中轴线布列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东侧有东配殿、东垛殿,西侧有西配殿、普贤阁及西垛殿。除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和普贤阁为辽金建筑外,其余两侧配殿和钟鼓楼为明清时期建筑。寺内保存金代塑像34尊,清代壁画190平方米。明代塑像9尊,金碑2通,明清重修碑3通。现为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办公所在地。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左云保安堡

地处管家堡乡北端,西临长城,距长城约1公里。境内有汉墓群明晰可见,烽火台星罗棋布,古堡遗址尚存。堡内有创建于明代的地藏王菩萨庙,亦称南禅寺,庙内正殿有临摹《水陆镇》壁画,东西配殿绘有十殿阎罗画像;有残...

天镇双成桥

双成桥是清朝康熙年间,建筑在大桥村东、西二座桥的总称,座落在宣化府至大同府的官道上。这条官道明朝是北防抵御蒙古部落南下的九边重镇中大同府、宣化府运送物资、传递信息的主要通道,也是明王朝北方游牧部落开展...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南侧。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府邸于明崇...

灵丘唐河大峡谷

唐河——灵丘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浑源抢风岭,境内全长58公里,流经全县4个乡镇52个村,流域面积1768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流量2.4立方米/秒,出境后经涞源流入大清河,汇入海河水系。所经之处,不仅留下...

浑源千佛岭

千佛岭位于浑源县城南30公里处,龙咀村西南,为恒山支脉,面积约14.2平方公里,四周层峦叠嶂,气势雄伟,素有“塞外小黄山”之称。据《山海经》记载,千佛岭一带古称“高氏山”,《水经注》中又称为“冀州之界...

阳高九龙温泉

九龙温泉位于大同阳高城东,距市区65公里,是极具自然风景与现代文化休闲的特色酒店。占地六万多平方米,背靠云门山,毗邻明代古长城及奇异怪坡,周边郁郁葱葱,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度假村,欧式风格建筑,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