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平城善化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2)文化古迹215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古都大同古城内南隅,是开元年间(713-742)唐玄宗那场“造寺运动”的遗物,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更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打西京大同时,寺内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初,圆满大师主持重修,由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三年(1143)凡十五年始成。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世祖忽必烈“集诸路僧四万于西京普恩寺,作资戒会七日夜”,可见大普恩寺的规模之大。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缩筑大同城时,大普恩寺山门及其以南部分被南城墙所压占。明宣德三年(1421)大用和尚再次主持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沿用至今。寺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往北,渐次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东、西垛殿,文殊阁、普贤阁左右对称分布。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殿宇高大,院落开阔,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9号。坐北朝南,南北长209米,东西宽251.4,占地面积52543平方米。据庙碑记载: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寺院中轴线布列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东侧有东配殿、东垛殿,西侧有西配殿、普贤阁及西垛殿。除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和普贤阁为辽金建筑外,其余两侧配殿和钟鼓楼为明清时期建筑。寺内保存金代塑像34尊,清代壁画190平方米。明代塑像9尊,金碑2通,明清重修碑3通。现为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办公所在地。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阳高许家窑遗址

许家窑遗址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东南1.5公里处,面积约1平方公里,时代为旧石器中期,距今约10万年,是北京人到峙峪人的过渡的桥梁。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86]59号)公布为第二批...

大同白登山

白登山也称小白登山,位于大同城东5公里处。东临采凉山,是历史上“白登之围”的战场。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立了一座“汉阙式”碑亭,碑文中详细记述了“白登之战”的情景。白登之战:公元前201年,刘...

广灵壶流河湿地

广灵县境内的壶流河属永定河水系,桑干河一级支流。壶流河自西向东,经望狐、南村、壶泉镇、加斗、蕉山进入河北省的蔚县,境内全长66公里,流域面积1208.6平方公里。壶流河在广灵县境内形成了三万亩宝贵的自...

左云楞严寺

楞严寺,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隅最高处,全寺五进院落,坐北向南,占地7000平方米。该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曾于正统、弘治等年间有过六次扩建和重修,至今部分建筑保存较好。楞严寺音乐是当时寺庙音乐的经典,音乐...

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1929年由我国著名学者德日进和杨钟键发现,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死火山群,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集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综合性为一体,有地学研究和...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南侧。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府邸于明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