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保平堡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43

    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周长一里七分。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东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券门洞,门有石额“镇云”。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占地41亩。这个堡是嘉靖年间修筑长城,又修筑和长城相配合的五堡(新平堡、桦门堡、保平堡、平远堡、平定堡)之一,西面距长城1公里,南面和桦门堡、北面和新平堡相呼应,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据明万历《三云筹俎考》记载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1员,有官兵314人,战马和骡子17匹,分守长城7里多,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当时,管辖边墩中有一个平虎墩,为极冲之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北边蒙古游牧部落首领俺答从这里突破,进入天城卫进行抢掠。这个堡也是备御要地,又于明隆庆六年(1572)增修1次,城墙包砖。

    保平堡堡内中心建有玉皇阁一座,建筑和现存的新平玉皇阁一样。据这个堡的老年人说,登阁一望,长城内外十里景象尽收眼底。堡虽不大,却有寺庙12处,龙王庙、奶奶庙、罗汉庙、佛殿、观音庙、城隍庙、真武庙,城门上建有关帝庙。这是一个封建文化建筑齐全的“全庙”堡寨。可见,这不单是个军事堡寨,也是一个儒释道文化相当发达的堡寨。四百多年来,人们生生不息,一直传承和发展着这种文化。

    保平堡寺庙建筑于新中国后逐渐拆除。玉皇阁是“文化大革命”初拆除的。因为保平堡饮用水堡东沟底1里许的河水(俗名东沙河),吃水困难,住户逐渐外迁,大多数迁到堡东南的大南沟居住,现在以地成名,叫大南沟村。1990年基本无人居住,荒废。


相关文章

大同南郊高山堡

高山堡位于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现镇治就设在村西北处。高山曾为明代军事要冲,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曾在此置高山卫,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徙于阳和卫内,天顺六年(1462年)还治于此,筑高...

浑源磁窑口关

磁窑口关,在浑源县南十七里恒山左侧。路通灵邱,明洪武四年(1371)筑堡设巡检司,又名磁峡口。自从唐代起,这里就盛产磁器,故名。近处多古窑址。...

大同赵承绶旧居

赵承绶旧居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户部角街12号。坐北朝南,二进院格局,1928年建。东西长21.66米,南北宽41.72米,占地面积903平方米。大门、过厅、正房各七间,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顶木结构建筑。院...

广灵平舒民俗博物馆

广灵平舒民俗博物馆展示明、清以及民国的木器、银器和石器。...

大同华严寺铜地宫

华严寺地宫位于总高43.5米的藏经阁之下,藏经阁全部用木料建成,规模仅次于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藏经阁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从天花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全部用铜制造,是...

大同和平解放谈判旧址

大同和平解放谈判旧址,位于平城区白登山街道西坟村内。1949年4月29日中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驻大同国民党守军15兵团副司令兼大同军事指挥官于镇河、大同行署主任孟祥祉和暂编38师师长田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