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南郊高山堡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文化古迹257

高山堡位于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现镇治就设在村西北处。高山曾为明代军事要冲,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曾在此置高山卫,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徙于阳和卫内,天顺六年(1462年)还治于此,筑高山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改建,万历十年(1582年)包砖,是明朝军事卫所制下的地方二级机构所在地。也是明九边大同镇13卫之一。

明朝军事建制,设在地方统率军队的部门分为都指挥使司(亦称都司)、卫、所三级。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这样说来,在明代,高山卫曾经统领5000余人的大军,规模着实可观。

清代除顺治初年姜襄兵变外,大同已无战事。清顺治年废卫为堡,称高山堡,亦称高山城。顺治九年,高山城内官兵201员,其中守备1员,守兵200员。此后,高山逐渐沦落为一小集镇,为左云县所辖。因其位置位于大同与左云中间,因而也成为大同与左云间的中转站。高山堡已不再具有军事意义和政治色彩,而逐渐演化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商业集镇。从清代到民国,高山堡扮演着集镇的角色。细心查找的话,现在还可以找到有着清代特征的砖雕墙壁。从城堡东门沿着老街道向西行走,依稀可见两边商业店铺的样式来。到民国后期,高山堡已经成为一般村落。



相关文章

大同文庙一龙壁

大同的一龙壁共有四座,以两座为一组,分两组按八字形挺立于原明代大同县文庙的两侧。以龙壁为八字墙,这在大同市现存诸龙壁之中独此一处。从雕塑风格看,此壁应为清代遗物。这四座一龙壁皆为单面龙壁,黄色琉璃图案...

阳高九龙温泉

九龙温泉位于大同阳高城东,距市区65公里,是极具自然风景与现代文化休闲的特色酒店。占地六万多平方米,背靠云门山,毗邻明代古长城及奇异怪坡,周边郁郁葱葱,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度假村,欧式风格建筑,蓝...

灵丘空中大草原

空中大草原俗称“甸子梁草原”。位于柳科乡刁泉村东,山西灵丘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地带,距灵丘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2151米,地形东西狭长,南北广阔,山顶部宽广平坦,面积达三万多亩。相传元太祖忽必烈曾在...

天镇新平堡玉皇阁

    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东与河北、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人们所说的“鸡鸣听三省”之地。明长城纵贯于堡城西面和北面,为明代宣化、大同两镇的咽喉要地,也...

浑源一德街

一德街在雄奇的北岳恒山脚下,位于浑源恒山南路与永安东街交汇的古城中心地带,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是山西锦世联行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立足浑源本土,直面未来旅游市场,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项目。一德名谓取自高...

天镇慈云寺

坐落于天镇县城西街的慈云寺,唐时建,原名法华。寺内辽开泰八年(1019)的《无垢净光舍利塔》记曰:“巍峨突地,露盘映红日之晖;森耸凌空,宝铎摇清风之韵”,生动地描绘了辽代时该寺院修缮后的盛况。宣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