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白龙庙风景区

东方晴3年前 (2022-12-12)景区景点204

  白龙庙风景区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境内。传说古为白龙沐浴之地,素有“九龙朝凤”的美称。景区荟萃大自然之精华,以神、奇、名、秀著称。这里山青林翠,景致非凡,处处古迹,步步胜景,四季如诗如画,竹林七贤在竹林村竹林寺隐居,赋诗作文,明初文学巨匠罗贯中曾多次到白龙庙周边游览,并以此地为原形移花接木到《水浒传》第四十四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详细描述了明朝白龙庙的盛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赋予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传奇般的色彩与灵性。集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人文遗址于一体,是发展民俗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白龙庙包含的景点有

  1、白龙洞:

  白龙洞,该洞上至绝顶,下探淇水,曲折深邃,且洞中有洞,洞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洞宽处豁然开朗,循洞而过,如入仙境,形成了河、潭、山、林、洞俱佳的独特景观。

  2、白龙庙:

  白龙庙淇河岸边,属淇河文化生态旅游风光带的重要景点之一。白龙庙始建明代,历代多次重修,均有碑记。白龙庙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山门、阁楼、大殿、拜殿及厢房等组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龙庙附近还有白龙瀑布、白龙潭、白龙洞等景点,是人们陶冶情操,疗养保健的好地方。

  3、白龙庙瀑布:

  白龙庙瀑布位于村北,拦河大坝,蓄水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宽阔水面,每逢雨季来临,奔腾汹涌的淇河水越坝而过,形成了飞珠溅玉的白龙庙瀑布,景色极为壮观。

  4、白龙庙戏楼:

  白龙庙戏楼位于庙前。该戏楼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始建于白龙庙南平地上,与白龙庙庙门相照。戏楼台基为青石所砌,通面阔6.2米,进深8.6米。该戏楼分前后台。前台卷棚檐顶,后台为硬山顶,两顶相连,前台卷棚檐部已有损坏,檐下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刻文字分别为“世务总空何必以虚为实”、“人情无定不妨借假作真”、“盍往观乎父老闲来消白昼”、“亦既见上儿童归去话黄昏”。白龙庙戏楼已被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雷鸣滩:

  雷鸣滩位于大坝下,滩磐石密布,且大小不一。每逢雨季来临,汹涌咆哮的淇河水流经此地时声响如雷,且缓急无常,滩中奇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传说为白龙所居之地。

  6、世纪冰臼:

  世纪冰臼呈不规则形状分布,圆形、近圆形、椭圆、花瓣形,大小不一、深浅有异。经工作人员勘察,这些冰臼直径在1米以上的有41处,1米以下的有千余处,深度从半米到5米不等。有的造型奇特,臼中连臼,看起来十分壮观。我国冰臼研究的权威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韩同林教授说,目前发现的冰臼群,因形成过程特殊,大多发育于花岗岩不易受侵蚀的岩石中,而灰岩不耐侵蚀,形成冰臼的难度极大。而淇河冰臼群则发育在灰岩基岩岩石之中,在我国是首次发现。


相关文章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  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

浚县白寺村古民居

白寺村位于浚县县城西9公里火龙岗上白寺山东部山坡,东临共产主义渠,南傍明代长丰渠,居山傍水,风景秀丽。白寺村于2016年12月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村寨内至今保持浓厚的历史韵味和古朴风貌。大量青...

浚县鹿台遗址

  遗址在县城西24公里刘寨与申寨间,西、南濒淇河,面积100余亩。因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  该遗址系新石器时期至两汉文化遗存。观其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

浚县吕祖祠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

浚县文庙

又称'孔庙'、'文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浚县忠烈祠

忠烈祠在小姑山北端“忠孝祠”(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及其子祠)之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次年勒石记其事。明末,李自成举义,势若燎原烈火。农民军委马世聪为浚县知县,治理浚地。李化桂“惊闻煤山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