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广惠桥

东方晴2年前 (2023-07-30)文化古迹764

广惠桥,古名宏济桥、赤阑桥,俗称西桥,在今滁州市区四牌楼街和古楼街交接处,自西向东跨西涧之水。相传此桥初建于东晋,真正有志记载始建于唐代永徽年间(650-655)。岁久而圯。明正德十六年(1521),江西农民起义,官军前往弹压,道经广惠桥,州守见情况紧急,以木架桥供官兵通过。历时三十年,木朽益甚。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豫章人熊琦来领州事,进士胡松及乡宿朱勋等与之议,共谋捐建;州守熊琦迁刑部员外郎,鄞县人张子韬来权州事,继续谋捐建,修石桥成功。胡松曾作《新建广惠桥记》勒于碑。此碑后坠入水中。

桥为三孔石桥,中孔跨径8米,两边孔跨径6.3米;大石条底座,各孔以弧形大石为拱。桥长33米,两端宽9.8米,顶宽3米。每孔圆拱顶端两面各有形象各异的兽首浮雕一个,气势生动。广惠桥至今保存完好,基本是明代风貌。


相关文章

滁州池河太平桥

池河太平桥位于县东30公里的池河镇街西。据清《定远县志》载:“太平桥,池河镇西,地通驿道,洪武八年知县朱玉造,道光六年冲坏,七年补建。”为砖石结构,较为雄伟,桥墩为青砖砌成,墩下为树木密集的桩,称之为...

滁州中共苏皖省委旧址

1939年4月前,中共皖东工委设立在滁县皇甫乡大郭村瓦屋薛庄,同年7月,中共苏皖省委从全椒县马厂迁移至此。1939年11月,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一行到达皖东,居住在中共苏皖省委机关所在地滁县皇甫乡瓦屋...

滁州吴棠故居

吴棠,字仲宣,号棣号。明光市(原属盱眙)老三界人。生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历任清河、砀山、桃源等县知县、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未任)、闽浙总督、...

滁州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醉翁亭、丰乐亭及琅琊寺现存有400多方(处)摩崖石刻及碑刻,其中唐代摩崖石刻7处,其余均为宋代和明代所刻。唐代7块摩崖石刻,其中3块是五言诗,4块题刻。唐代摩崖石刻在江淮地区不可多见。宋、明、清较为珍...

滁州章益故居

章益(1901—1986),字友三,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生于滁州(原滁县)一个小康之家。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东后街45号,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四进三院落建筑群,其中第三进为主楼建筑(二层)。主楼五...

滁州琅琊寺

琅琊寺,在滁州城西南10华里的琅琊山中,为著名游览胜地。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令寺僧法琛建此寺,代宗李豫为该寺命名“宝应寺”。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易名为“开化寺”、“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