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章益故居

东方晴2年前 (2023-07-30)文化古迹740

章益(1901—1986),字友三,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生于滁州(原滁县)一个小康之家。

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东后街45号,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四进三院落建筑群,其中第三进为主楼建筑(二层)。主楼五开间,面阔20米,进深7米,两厢楼面阔各一间,面阔2.6米,进深3.8米,为木结构小砖瓦框架式建筑,具有清代晚期建筑风格。第一、二、四进均为平房,分别为五、七、五架梁框架式歇山顶建筑,面阔均为五间。

章氏老宅当为清晚期抬梁式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尤其第三进二层主楼两边建有厢楼,呈“︼”形,梁柱间的木雕雀替“**”中虽遭破坏,其基本形态尚存。院内尚存有石柱础和旗杆石等。至今仍在使用的一口古井石井栏绳辙清晰。

章氏老宅历经1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和时代变迁,部分建筑虽非原建,但其主体基本未变,其作为晚清时期一个完整的民宅保留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在今日滁州市区内已不可多得,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章宅主人章心培及其子章益均为滁州名人,尤其章益在中国教育界及心理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保护好章益故居在文物保护、发展旅游、统一战线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滁州三元桥(文德桥)

根据清光绪熊祖诒《滁州志》载:“三元桥在学宫前”,即现今的文德桥。学宫始建年代应为“景祐三年迁于城东偏即今址也”,即现今文德桥的北侧。三元桥自南向北横跨西涧之水。西涧之水自西向东流经滁城,既是古滁州城...

滁州明城墙及护城河遗址(东南段)

滁州现存古城墙及护城河遗址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为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所扩建。建国后城墙及城门有的拆除,有的破坏,但东门口至南门口一段城墙、北城墙及护城河保存尚好。经勘查,这两段城墙遗址残高4...

滁州半塔保卫战旧址

半塔保卫战旧址,位于来安县半塔镇西北塔山上。半塔镇地处苏皖两省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天长五县交界处,东南是滁(县)天(长)公路,于盱眙去六合、南京的道路交叉成十字路口,交通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民...

滁州吴棠故居

吴棠,字仲宣,号棣号。明光市(原属盱眙)老三界人。生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历任清河、砀山、桃源等县知县、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未任)、闽浙总督、...

滁州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醉翁亭、丰乐亭及琅琊寺现存有400多方(处)摩崖石刻及碑刻,其中唐代摩崖石刻7处,其余均为宋代和明代所刻。唐代7块摩崖石刻,其中3块是五言诗,4块题刻。唐代摩崖石刻在江淮地区不可多见。宋、明、清较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