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三元桥(文德桥)

东方晴2年前 (2023-07-30)文化古迹358

根据清光绪熊祖诒《滁州志》载:“三元桥在学宫前”,即现今的文德桥。学宫始建年代应为“景祐三年迁于城东偏即今址也”,即现今文德桥的北侧。

三元桥自南向北横跨西涧之水。西涧之水自西向东流经滁城,既是古滁州城一条重要的内河,也是滁州城一个靓丽的风景线,上水关、广惠桥、通济桥(已拆)、文德桥(三元桥)、下水关、孟公坝横跨其上,既利于交通又利于城防。

目前,除通济桥在“文革”中被拆外,其余古建筑和西涧仍保留着古滁州城的一条完整的水系。

经勘查,三元桥原为三孔拱形桥,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拱券及其以上部分均不复存在,只有三座桥墩基本是明代时所建,清代进行了维修,现存水泥桥面为民国时期所建。

三元桥的拱券及桥面虽不复存在,但其三个桥墩及基础部分仍保留着明清时的风格,况且它和上水关、广惠桥、下水关、孟公坝形成一个完整的滁州内水水系,对研究滁州的宋代、明代及清代的城市营建、布局及古建筑的特点,提供历史的、科学的和艺术的实物史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恢复性重修三元桥。


相关文章

滁州中共苏皖省委旧址

1939年4月前,中共皖东工委设立在滁县皇甫乡大郭村瓦屋薛庄,同年7月,中共苏皖省委从全椒县马厂迁移至此。1939年11月,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一行到达皖东,居住在中共苏皖省委机关所在地滁县皇甫乡瓦屋...

滁州章益故居

章益(1901—1986),字友三,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生于滁州(原滁县)一个小康之家。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东后街45号,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四进三院落建筑群,其中第三进为主楼建筑(二层)。主楼五...

滁州明城墙及护城河遗址(东南段)

滁州现存古城墙及护城河遗址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为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所扩建。建国后城墙及城门有的拆除,有的破坏,但东门口至南门口一段城墙、北城墙及护城河保存尚好。经勘查,这两段城墙遗址残高4...

滁州广惠桥

广惠桥,古名宏济桥、赤阑桥,俗称西桥,在今滁州市区四牌楼街和古楼街交接处,自西向东跨西涧之水。相传此桥初建于东晋,真正有志记载始建于唐代永徽年间(650-655)。岁久而圯。明正德十六年(1521),...

滁州无梁殿

滁州无梁殿,正名称“玉皇殿”,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琅琊山山腰,与琅琊寺毗连,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6平方米。该殿是供奉玉皇大帝的道教建筑遗存,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后屡有修葺,现存无梁殿建筑明代早期重建...

滁州闻闻戒师塔

现座落于滁州醉翁亭山道北侧山坡上,距醉翁亭约二百米。坐北面南,四周绿树环绕。该塔由三部分组成:塔座、塔身、塔刹。塔基为青石雕刻而成,上刻有莲花宝座浮雕。塔座为砖砌呈圆形。塔身为密檐式砖砌,共七层,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