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中共苏皖省委旧址

东方晴2年前 (2023-07-30)红色旅游761

1939年4月前,中共皖东工委设立在滁县皇甫乡大郭村瓦屋薛庄,同年7月,中共苏皖省委从全椒县马厂迁移至此。

1939年11月,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一行到达皖东,居住在中共苏皖省委机关所在地滁县皇甫乡瓦屋薛村。12月中旬,刘少奇在瓦屋薛主持召开了中原局第一次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讨论了发展皖东及华中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措施,正确解决了皖东和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方针政策问题,决定撤销中共苏皖省委,组建中共皖东津浦路东、中共皖东津浦路西两个省委。

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皖东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迅速发展,到1940年2月,第四、第五支队由原来的七千余人扩大到一万五千余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五千余人,党组织和抗日群众团体得到普遍发展。

中共苏皖省委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皇甫乡大郭村瓦屋薛庄。现存有刘少奇同志曾经居住过的西厢房一间,除墙、屋等曾修整外,其余门、窗、桌子、灯具均保留原样,新四军召开会议的演讲台(依地势而设)、水塘、井遗址尚存。


相关文章

滁州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3公里的琅琊山中,系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秋至六年冬山僧智仙所建。当时,欧阳修谪任滁州太守,常与宾客到此饮酒赋诗,自号“醉翁”,遂以此为亭命名,并作《醉翁亭记》一文传世。亭因文...

滁州明城墙及护城河遗址(东南段)

滁州现存古城墙及护城河遗址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为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所扩建。建国后城墙及城门有的拆除,有的破坏,但东门口至南门口一段城墙、北城墙及护城河保存尚好。经勘查,这两段城墙遗址残高4...

滁州下水关

下水关在今琅琊区环城路北端,自北向南跨西涧东流之水,建筑风格同上水关,建于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清代末年尚有“洪武十六年御滁州千户所圈砌”等字。嘉靖十三年(1534)州守赵大纲重修,增置铁栅、辘...

滁州清流关

清流关始建于南唐时期(937-950),自“南唐置关,以御北师”,闻名于世,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知滁州时撰写的《丰乐亭记》记载:“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滁州琅琊寺

琅琊寺,在滁州城西南10华里的琅琊山中,为著名游览胜地。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令寺僧法琛建此寺,代宗李豫为该寺命名“宝应寺”。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易名为“开化寺”、“开化...

滁州章益故居

章益(1901—1986),字友三,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生于滁州(原滁县)一个小康之家。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东后街45号,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四进三院落建筑群,其中第三进为主楼建筑(二层)。主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