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技巧

东方晴2年前 (2023-01-15)乐器853

左手技巧

1、按音

每一根弦除本音外,还可用左手在琴马左例压弦的办法按出高小三度范围以内的各个音。低音区琴既长又粗,按音比较费劲,勉强可以按出高二度的音。一弦筝各弦音位以五声音阶排列,以D调为其基本调。七声音阶的“fa”和“si”两音是在“mi”和“la”两弦上通过按弦而得。由于筝曲是由五声音阶排列定弦,因而形成筝曲“以韵补声”的旋律特点。即通过左手按弦的奏法,弹出本弦发音之外的音,特别是五声音阶以外的音。这种“以韵补声”手法所形成的旋律特点有两种倾向,一是色彩性、装饰性的,即不具有调式、调性的转换意义,这个特点在山东、河南及部分客家筝曲中较明显;二是功能性的,即有调式、调性转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潮州筝曲中,即通过“以韵补声”的手法使乐曲可得到轻三六、重三六、活五等各种调式的变化。

筝曲中的同度双音是将其中一个音在另一根弦上用按音的办法得到的。两个音的音高,一个是固定的,一个是滑动的,结合在一起有着筝那特殊的略带颤动的音响。

2、吟音

是将本位音往不确定的上方音交替滑动,一般的吟音由演奏者自己掌握。

3、滑音

中音区以上的各个音,凡小三度范围以内的上、下滑音、回滑音都极为常用。

4、颤音

是指两个音迅速交替奏出的效果,在筝上可用一个手指、两个手指或双手交替演奏。颤音有明确的点子、肯定的音高,它与来回滑动无明确音高的吟音是不同的。

5、煞音

右手拨弦出音后,左手立即按住琴弦,把余音止住。

6、扣弦

手作摇指或单弹,左手同时将拇指紧扣琴弦作左右移动发出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哑声。

7、泛音

常用左手手指浮按弦长1/2处所发出的自然泛音。

右手技巧

1、托

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拨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弯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弹奏的手指小关节不弯曲,以大指的根部为基点,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拨弦。

连续托指称为“连托”。可以用指不离弦连续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弹(每弹完一音手指起来再弹)的方法,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结实且有助于指力的训练。托是筝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单音或音阶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历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拨弦方法。

2、劈

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3、抹

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食指摇”和“三勾轮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单独使用时,常用大关节向斜下方拨弦。它与其他手指配合拨弦时,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则采用小关节(第二、三关节)弯曲略斜上方拨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音色的统一和触弦的灵活。

4、挑

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以臂带指进行拨弦。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缩的状态。

挑常用于单个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阶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与大指配合或与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这些综合指法中如“历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拨弦指法。

5、勾

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中指向里拨弦的动作,以中指指根第三关节为动点,带动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运动。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不弯曲,呈自然放松状态,同时在放松中蕴藏着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松为基础,并保持一定的力进行弹奏。勾的触弦角度,应始终立足于弹弦,而不是像勾子一样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弹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色和音质。

勾常用于与大指的相互配合拨弦,也常用于与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拨弦;有时也用于音或上行音阶旋律进行的。在一些综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轮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拨弦指法。勾在筝曲中像托一样,广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筝曲中仅次于托的一种常用指法。

6、剔

演奏时中指向外拨弦。剔不单独使用,剔常用在与大指相配合的综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扫弦”“剔挑”等综合指法中。

7、打

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打常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由于无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将个别音用无名指的打来拨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对比和绵缓的音响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着无名指向里拨弦的“打”的指法。

还有一种改进的指法,即用戴指甲的无名指代替中指拨弦的方法,中指从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来,用在大指与无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内其他音的拨奏上。这种改进的指法,使得八度内不仅有食指的抹、还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于琶音的指法顺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8、摘

演奏时无名指向外拨。


相关文章

古筝历史

起源学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古筝于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得名秦筝,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关于古筝的起源,仍无定论。分瑟为筝唐代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

古筝简介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筝、潮州筝、山东筝、河南筝四大流派。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

古筝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

古筝专业术语

一、力度记号音乐中音的强弱称为力度。用来标记力度强弱的记号称为力度记号。下面为常见的力度记号:中文意大利文缩写极弱pianissimopp弱pianop较弱mezzo pianomp较强mezzo f...

古筝养护

日常养护古筝是木质材料的乐器,木头很容易受到天气及环境的影响,这就给古筝的日常护理带来了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下,一定要注意将古筝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不用的时候可以在琴袋里放上...

古筝分类

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比较代表的为“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自秦、汉以来古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