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代表人物
亚莎·海菲兹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1987),1901年出生于立陶宛,3岁时受父亲的影响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之后海菲兹进入了维尔纽斯音乐学院,师从马尔金教授,后来成为奥尔大师的学生。海菲兹潜心钻研,全身心地跟随奥尔学习了六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也是最杰出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代言人。16岁的时候,海菲兹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他在美国的首演音乐会。他演奏了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协奏曲》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随想曲》和维塔利的《恰空》等10多首技巧颇高的乐曲,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这场音乐会标志着20 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诞生了。1925年,海菲兹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美籍犹太小提琴家。海菲兹一生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对后人学习小提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海菲兹大师于1987年12月10日病逝于洛杉矶。
伊扎克·帕尔曼
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1945—),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4岁时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失去了双腿的帕尔曼却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他10岁开始登台,随后进入特拉维夫音乐学院和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伊万·给阿拉米安和多罗茜·迪蕾。在2018年12月7日,帕尔曼凭借《伊扎克》(Itzhak )获得第61届格莱美奖最佳音乐电影提名。
安妮·索菲·穆特
安妮·索菲·穆特(Anne Sophie Mutter,1963—),德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1963年6月29日出生于费尔顿,很多人视穆特为女神,说她既拥有天使的脸庞和魔鬼的身材,又拥有无人能及的小提琴演奏魅力。穆特的演奏延续了德国人的严谨,但又增添了许多热情的成分,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爱。早期,受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影响,穆特演奏的曲目大多是德奥作曲家的乐曲,而这些演出,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卡拉扬大师去世以后,她的演奏则向多元化发展,曲目不再局限于古典、浪漫时期的传统作品,而且加大了近现代作品的演出频率。
吕思清
吕思清(1969—),出生于山东青岛,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毕业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他在1986年获得北京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二名,之后在1987年,他获得了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随后几年中,他于1994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于1997年7月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音乐晚会,在此之后他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人们熟悉的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薛伟
薛伟(1963—),出生于河南开封,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1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林耀基,郑石生,周彬佑等教授。他在25岁时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他曾在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中获得银奖,在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囊括了其他全部奖项,成为了在世界音乐大赛中获得奖项最多的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多张专辑获得过大量荣誉,甚至与帕瓦罗蒂共获“大不列颠古典音乐家最佳唱片奖”。
盛中国
盛中国(1941—2018),出生于重庆,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他在1962年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得荣誉奖,评委们都很看好他。1964年回国后,他在中央乐团担任独奏演员。之后的艺术生涯中,盛中国多次赴海外举办音乐会,并将自己音乐会演出所得的一部分捐献给世界各国留学生作为医疗基金。他也是饱受世界赞誉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俞丽拿
俞丽拿(1940—) ,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董事长。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的陈钢﹑何占豪创作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简称《梁祝》)。1959年5月27日,《梁祝》首演大获成功,俞丽拿老师作为首演者,深受大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