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越剧 第140页
川沙县越剧团
1955年5月,由原在川沙演出的浙江省德清县新民越剧团改组而成。1956年至1958年,共整理、演出《双珠凤》等60多个传统剧目。1958年开始排演《山村新媳妇》等现代剧目。1963年以后演出现代戏的...
奉贤县越剧团
前身为新华越剧团。1952年2月,在太仓县城厢镇新华戏院成立,全团30多人。1955年5月到奉贤,县文教科对该剧团进行登记,并改名为奉贤县新华越剧团,后改称为奉贤县越剧团。先后上演了《三看御妹》、《梁...
上海市青年越剧团
1958年冬成立,由邑庙区所属的和平、光荣两越剧团,在整风运动后期调整合并而成。全团60余人,演员均为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团长张金花,副团长何明珠。区文化局派干部张士林任政治指导员,卢时俊任艺术指导...
飞鸣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队。1953年由陆锦娟在上海创建,并任团长。1954年至1955年间,晨光、光明越剧团先后解散,部分主要演员加盟“飞鸣”。1958年7月,剧团交虹口区管理。由陆锦...
振奋越剧团
1953年春成立于上海。1952年下半年在袁雪芬的建议下,把离开舞台多年的女子越剧前辈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剧团进行演出。通过邢月芳的牵头筹备,聚集了20多名演员、5名乐队、2名剧务和一些舞台工作人员共34...
合众越剧团
1951年4月30日在上海建团,小生演员焦月娥任团长,旦角演员小傅全香(薛莺)任副团长。1952年下半年,老生演员任伯棠加盟,任副团长。主要丑角演员是沈红笑。1952年,小...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成立于1950年4月12日,由原雪声剧团26人及云华剧团10人为基础,调集了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干部组建而成。成立时全团有52人,直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伊兵任团委会主任,刘厚生、钟林任副主任,袁雪芬...
合作越剧团
1950年2月12日成立于上海。由原云华越剧团部分人员作班底,徐天红任团长。演出由徐天红(老生)、戚雅仙(花旦)领衔。其他主要演员有小生赵雅麟、高剑琳,花旦筱水招,小丑丁兆丰,老旦魏兰芳,大面茅胜奎等...
新新越剧团
1950年2月18日在上海同孚大戏院成立。头肩花旦许金彩任团长,头肩小生陈佩卿、头肩老生钱秀灵、头肩小丑屠笑飞任副团长。挂牌演员尚有:王爱勤、王忠芬、尹小芳、邢月憔、陈月莲、陆福奎、童莲芳、赵爱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