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黎公祠
俗谓子贡祠,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知县刘台创建。张肯堂重修《浚县志》载:子贡祠“在南门内街东,知县赵建极重修。”清曾振宗、马日暄纂《续浚县志》载:“端木夫子祠前地基三亩六分,价银五十两,乾隆二...
浚县浮丘山
浮丘山西环卫水,东峙伾峰,南毗旷野,北负古城,山上古柏尤存,山顶有孤峰一座。千佛洞,碧霞洞,文昌阁,观澜亭密布于此,历史上曾有“古刹隐青峰”之喻。山东侧与大伾山相对处,有一条青石铺就的台阶步道,直...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 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
浚县阳明书院
系吕祖祠建筑群之部分,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
浚县文治阁
文治阁始建年代失考,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阁上,又称钟鼓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意。 文治阁通高约20米,上下...
浚县文庙
又称'孔庙'、'文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浚县太极宫 (八卦楼)
太极宫是大伾山的标志,为八角攒尖建筑,楼高33米,三层,八面,每面宽2.5米,八面墙上按方位饰以八卦符号。故又称'八卦楼'。宫门为卷形,门额上刻'众妙之门'。楼内有...
浚县千佛寺
从残存碑刻和清代碑记考稽,千佛寺当建于胜唐。因寺内有千佛洞而得名。窟之洞有佛像千余,故称'千佛洞'。内供三世佛,仰覆莲花须弥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间的题词,洞口有书法家程题&...
浚县吕祖祠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