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四街楼
西四街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是为庆祝慈禧太后60岁寿辰建造的景点建筑。当时从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15公里的御道上分段建造了一些庆典建筑。因西四地处闹市,建两座角楼以控制制高点。这两座角楼分别...
北京吕祖宫
吕祖宫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亦称火神庙,曾为白云观下院。吕祖宫坐东朝西,山门一间,东向殿为火神殿,硬山调大脊筒瓦顶,排山勾滴,前带廊,旋子彩画,五抹方格门窗。北侧文昌殿,硬山调大脊筒瓦顶,排山...
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清雍正朝之前,八旗各旗都统办公均在各自家宅中。直至雍正元年(1723),为了适应统一王朝的统治需要,正式在京师设立八旗都统公所衙门,统领各地的八旗军民。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衙门,于雍正元年(17...
清稽查内务府御使衙门
清稽查内务府御使衙门,清雍正四年(1727年)设立,由督察院两名满族监察御史任职,是负责监督内府官员的机构。内务府是清代宫廷为服务皇室而设立的机构,下辖七司三院,主要机构有: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
北京法源清真寺
法源清真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俗称德外清真寺。寺坐西朝东,原正门外有照壁,正门三,石门额上书“开天古教。”二门外有沐浴室,南为客房,二门内有南、北讲堂,正中为大殿(礼拜堂),面阔三间,顶部起...
北京阿拉善王府
阿拉善王府原为额驸府。清康熙四十五年(1704),蒙古厄鲁特部阿拉善王哈巴图哈尔的第三子阿宝被招为康熙帝之婿,居此府。雍正二年(1724)阿宝晋封郡王,府始称阿拉善王府。乾隆三十年(1765)阿宝次子...
北京陆谟克堂
陆谟克堂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41号。建于1934年,由中法文化教育基金会、国立北平研究院及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用庚子赔款建造,为纪念法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拉马克(即陆谟克)而被命名为陆谟克堂。是中国最早的研究...
北京马尾沟教堂遗存
马尾沟教堂遗存位于车公庄大街6号。旧为外国传教士的墓地,俗称滕公栅栏墓地,义和团运动中被毁。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发银万两,重新修建”,并附建教堂一座,因地处马尾沟故名马尾沟教堂,又因教堂...
北京清真永寿寺
清真永寿寺位于三里河前巷1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寺坐西朝东,寺门石额上书“清真礼拜永寿寺”,寺外原有石桥,现仅存大殿、南北讲堂等建筑,现为伊斯兰教信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