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宝丰酒

3年前 (2022-10-05)特产

宝丰酒历史渊源
       追溯宝丰的酿酒起源,仪狄,是我国的造酒鼻祖。在史籍中,有多处仪狄造酒的记载。《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酒经》载:仪狄作酒醪。因此,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造了酒,距今有4100多年的历史。《吕氏春秋》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
       北宋时,汝州有十酒务,仅宝丰就有商酒务、封家庄、父城、曹村、守稠桑、宋村等七酒务。酒务是宋朝官方专门经营酒的地方,年收税万贯以上。当时宝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

1915年宝丰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1956年,宝丰酒被命名为河南名酒;1979年、1984年,宝丰酒蝉联两届国优;在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1989年在第五届全国白酒评比会上,荣获国家金质奖,晋升为17大中国名酒之一;2007年11月,宝丰酒顺利通过名酒质量复评,蝉联“中国名酒”称号;2008年6月,宝丰酒酿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荣获“中华老字号”(4000余年清香典范)荣耀认证。

宝丰酒制作工艺
       1、地域标准,品质之源。自然生态,绝版产区。
宝丰县境内地下泉水清澈甘冽,经现代技术检测,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系最佳的造酒用水,优质的地下泉水为宝丰酒的酿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区位、年均2200小时的日照时间、770毫米的年降雨量,800里伏牛山蕴育的百眼天然清泉,4100年从未间断的酿酒历史,赋予了宝丰一带地区酿造清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与气质,成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最佳产区。
       2、蒸馏标准,品质之根。传统工艺,清香纯正。
    宝丰酒经过选料、粉碎、制曲、培曲、酿造五大工序,可以有效排除原辅料中的邪、杂味,充分保持了酒体清香纯正、丰满协调的独特风格。
按此方法蒸馏出来的宝丰酒中各种物质成分比例平衡,酒体丰满完整,酯香匀称,干净利落;酒液无色透明,清香芬芳,甘润爽口,回香悠长,把清香型白酒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3、发酵标准,品质之魂。地缸发酵,自然清净。
       宝丰酒以“清字当头,净字收尾”,采取四千年传统的“地缸发酵”工艺,坚持酒土分离,保证了酒体自身的原质清香,使酿造过程更加天然纯净。
       整个酿制过程始终贯穿“清、净”二字。所谓“清”,就是红高粱不配糟,纯粮清茬发酵;“净”,就是发酵容器、生产场地和设备强调清洁卫生,与其它香型白酒最大的不同是,宝丰酒是将特制的陶缸埋于地下,再将蒸好的高粱和粉碎的酒曲拌匀后入缸发酵,所有酿酒原料不跟泥土接触,特别干净卫生,无污染,无杂味,保证了整个发酵过程的清洁纯净。
        4、温度标准,品质之法。恒温可控,醒酒更快。
       宝丰酒业酿造工艺独特,传承清香型白酒古法精髓,融入现代科技工艺,实现了酿造过程中的恒温可控发酵,即以低温制曲、低温发酵、低温溜酒为核心的“三低原则”。各个生产环节的自热环境温度范围始终控制在25—35℃之间,以减少杂菌污染,使得酒体更加清澈,酒味更加纯净。


相关文章

汝州绿豆粉皮

绿豆粉皮是老汝州的传统特产,也是最有地方特色的汝州名菜。为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始创于清道光二十年,距今已有 160 年历史。汝州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纯手工艺水磨绿豆淀粉精制而成,味道鲜美...

张良腰带

张良腰带生产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初由张良街鞋匠购买皮革补鞋时利用皮革做腰带,使用后感觉舒适,遂开始加工出售,并获得可观收入。邻里见状仿效。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由原来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到现在...

鲁山赵村绢花

绢花为工艺品,其色泽长年鲜艳,嫣红姹紫,千姿百态,胜过真花,为居家或宾馆、会议室、宴厅等装饰佳品,广泛用于婚丧嫁娶、寿诞节日等风俗活动。其原料多用化纤、真丝、棉织、绢布等。鲁山绢花以赵村乡为主要生产基...

鲁山桐油

桐油系大戟科落叶小乔木油桐树的种子油,其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是我国著名特产,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是制造...

郏县大尾寒羊

大尾寒羊是生长于河南省的古老而稀有的优良家畜品种,其主产区就在郏县。它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肉质好、耐粗饲、繁殖率高、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早已为国内外专家所注意。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存量已经不多,1...

郏县红牛

郏县红牛因原产郏县、毛色呈红而得名,是全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郏县红牛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后躯发育良好,侧观呈长方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