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黄小米

4年前 (2021-11-30)特产

沁州黄小米产于山西省沁县(古称沁州)的一种小米。该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食之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沁州黄”小米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小米“沁州黄”为什么叫“吴阁老”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明代时,沁州檀山一带有座古庙,庙里住着几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饥挨饿,他们看见庙周围的土地荒芜,就开垦出来,种上了糙谷。经过几年的精心栽培驯化,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种谷子,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越嚼越香,遂起名为“爬山糙”。清代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 ,沁州人士,人称“吴阁老”。在衣锦还乡时,听说“爬山糙”品质极佳,状似金珠,熬稀饭锅边不挂米粒,蒸饭、切饭香甜味美。为了证实传言,便亲自到檀山庙内品尝,方知名不虚传。当时他嫌“爬山糙”名字不雅,便称之为“沁州黄”。在还朝时还带了一些小米献给康熙皇帝。康熙食后,大加赞赏。这样“沁州黄”便成了年年向皇帝进贡的珍品。因吴阁老使“沁州黄”名扬朝野,久之,“吴阁老”也就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沁州黄”是一个特殊品种,与一般作物宜种在肥沃土地不同。“沁州黄”只长在沁县次村乡檀山、王朝、石料、钞沟、东庄等十多个自然村,约1333公顷的土地上耕种,每公顷产量约1500公斤,总产量37.5万公斤。把“沁州黄”引种到外地种植时,第一年尚有“沁州黄”的特色,第二年便会变种。据化验分析,这一带属含碎料浆石的深褐色粘性土壤,耕种时既不能施磷肥,又不能施氮肥,否则就会减产。“沁州黄”不但煮饭味美甜香,营养价值也高于一般小米。当地百姓称其为“金珠子”,并且有一句民谚:“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经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检验分析,“沁州黄”脂肪含量高达4.22%,比一般小米高l%~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为1.6%,也非普通小米可比;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高于一般大米、白面;其粗纤维含量则低于其他粮食品种。据分析,“沁州黄”得宜于独特的气候、土质,沁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古语云:“万峰环列,气候早寒”。也就是由于这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沁州黄”才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可溶性糖类、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普通小米、大米等。沁州黄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关文章

屯留豇豆

屯留县绿色食品开发研究中心生产加工的豇豆原料购于屯留县的西部丘陵山区基地,经过精选的豇豆,无杂质,颗粒大小一致。具有品质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纤维质、矿物元素以及有机酸等高级...

长治振东系列农产品

纯粮白酒:引进了国内最先进蒸溜酿造设备,采用最新的糖化发酵工艺,选用优质原料,经过精心配制生产、推出有53O、45O、38O 清香型,浓香型系列白酒,其特点是清洁,无杂质,味道芬芳,口感纯正,不上头,...

壶关小米腌蛋醋

壶关县辛寨是久负盛名的上党醋乡。据碑文和县志记载,早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开始制醋,小米腌蛋醋配伍二十多种中草药材,温凉中和,阴阳平衡。其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复合氨基酸,生物活性因子,铁、钙、硒等矿物质和微...

壶关党参

“壶关党参”产于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据记载,壶关县党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唐,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紫团山党参为参中极品,一直是历朝皇室的御用贡品,宋朝大词人苏轼,曾些诗《紫团参寄王...

长治大红袍系列产品

由平顺大袍开发有限公司生产,1、原始天然调味品,有精装大红袍花椒三种(50KG、200KG、10KG装);精装朝天椒(100G装),精装八角(40G装),炖肉调料(60G装)。2、粉末状调味系列,有大...

沁州核桃

公元前十一世纪,在今牛寺乡南涅水村就设立了甲水县,辖区的王泉山、桃园、南牛寺一带盛产核桃,是县衙进贡皇上的佳品,皇上食之佳品,甚感兴趣。一日,皇上边吃核桃边聊天,谈起佛祖释迦牟尼来,就旨意大臣随县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