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产-慈溪棉花

5年前 (2020-09-28)特产

  慈溪棉花闻名全国,这是从产量、质量、技术三方面而论。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任慈溪县委书记的黄建英同志曾被周恩来总理誉称为“棉花姑娘”。

  棉,一年生草本植物。慈溪市地处杭州湾,因系冲积平原土质松软,微带盐碱,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种植棉花。我国栽棉历史已相当悠久,至少在汉代已有栽培,慈溪栽棉历史也已有六七百年。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无优良棉种,无先进栽培技术,往往采用植株矮小的本地棉,粗放地撒播,广种薄收,棉农生活甚苦。1919年,现慈溪所属的原余姚龙泉乡曾建省立棉种试验场,但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棉花生产,奖励植棉劳动模范,在长河、龙山、西三建立了三个棉花良种试验场,引进、推广、培育了新品种“德字棉”、“岱字15号”、“86-1号”、“中棉12号”、“泗棉3号”,产量显著提高。 

  棉花产量的提高,还得益于栽培技术的改进。最初,把原来的撒播和点播改为条播,以后又推广方格育苗移栽;1958年后,大规模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法,最后使用地膜覆盖栽培,对提高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种植时间也由旧时的“立夏种棉花,勿用问人家”改为大力推广早播。同时开展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采取定苗、培土整枝、科学治虫等措施,使棉花产量提高到10倍以上。为使慈溪农民的棉花增产技术推广到各地,1965年至1966年,政府组织慈溪1300名植棉能手分赴全国15个省市进行植棉辅导。20世纪70年代,慈溪还3次选派植棉科技人员到圭亚那指导棉花栽培。

  目前,慈溪棉花虽然由于化学纤维的崛起而相应地减少了栽培面积,但还有很多农民仍醉心于棉花栽培,有的甚至大面积承包,创造了奇迹。如植棉能手成央珍,承包100余亩种植棉花,其事迹已遐迩皆知,为慈溪的传统特产再谱新曲。


相关文章

宁波特产-三北笋干菜

  四明山区产笋,三北地区产雪里蕻菜,笋干菜成为当地传统的土特产品。  慈溪土质松软、滋润,特别适宜雪里蕻菜生长。每当慈溪雪里蕻菜收割、腌制后,正是四明山区雨后春笋源源不断运到三北地区推销之时。三北人...

宁波特产-海涂蛏子

慈溪市海涂普遍野生或繁殖蛏子,肉白脂厚,深受消费者喜爱。蛏子与泥螺、泥蚶、蛤蜊齐名,为慈溪四大海产之一。  蛏子,学名“缢蛏”,壳长方形,上下两片相等,宽1.5厘米,大者达2厘米,长4至6厘米,肉白色...

宁波特产-慈溪河鳗

  慈溪河鳗,俗称本江鳗,质量和价格高于他地所产,素为省内外人士称道。   河鳗,学名鳗鲡,简称鳗,亦称白鳝。体长,呈圆筒形,长达60余厘米,背侧灰褐色,胸肚呈白色,慈溪本地鳗背呈黑色。  ...

宁波特产-杭州湾榨菜

  榨菜,又称块茎芥菜,系十字花科,芥菜属,其肥大的肉质茎经腌制加工,成为一种鲜美可口、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常便菜。  慈溪市榨菜生产起步较迟但发展迅猛。榨菜,原产四川省,故又名“川菜”。上世纪六十年代起...

宁波特产-崇寿麦冬

麦冬,亦称麦门冬、书带草,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须根膨大成纺锤形,叶丛生,线形,草质。  目前,浙麦冬种植面积以慈溪市崇寿镇最为集中,约有麦冬地1500亩左右。   崇寿麦冬在栽培后第三...

宁波特产-崇寿辣椒

  崇寿为慈溪辣椒的主产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种植面积近万亩。此外杭州湾、庵东、胜山、新浦、坎墩等地种植面积也较多。  辣椒是国内外人民喜食的一种调味品,对许多名食佳肴增味、添色起着特殊的作用。辣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