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乳黄瓜

5年前 (2020-10-13)特产

乳黄瓜又名酱黄瓜,是我市的传统特产之一。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加工乳黄瓜,60年代初期就出口日本、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绍兴咸亨食品厂生产的鉴湖牌乳黄瓜和上虞章镇酿造厂生产的舜江牌乳黄瓜均获1987年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年产量在500吨上下,出口200吨左右。
  寨下小黄瓜”是绍兴市适宜于加工乳黄瓜的独特的地方良种,主产于市郊北海寨下等村,在吴越时期就开始栽培。
  该品种授瓜率高,结瓜数多,又是边生长边开花结瓜的,因此勤采摘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在开花后3-5天采收幼瓜,旺季每天早晚各收一次,这样有利于植株生长,促使多开花结果。
  我市生产的乳黄瓜具有独特的风味,以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被誉为“酱菜之宝”,在为一种美味的早餐菜肴。据测定,乳黄瓜含有还原糖9.12-11.05%,氨基酸0.09-0.17%和各种其他营养成分。
  乳黄瓜通过精选优质鲜瓜、科学配料和特定的加工技术腌制而成。其原料为当地优良品种“寨下小黄瓜”。并配以食盐、母子酱油、甜面酱、味精、黄酒、白糖等辅料。乳黄瓜的选料十分讲究,一般采用开花后3-5天采收的鲜瓜,要求瓜条直,鲜嫩均匀,挺拔硬朗;规格每公斤60支左右。整个制作过程大致有选瓜、清洗、腌制(3次)、清水漂淡、脱水、配料、浸瓜和分级包装等工序。 

相关文章

日铸茶

  日铸茶,又名“日注茶”、“日铸雪芽”,产于绍兴县东南五十里的会稽山日铸岭,为我国历史名茶之一。自宋朝以来列为贡品,据《归田录》(北宋·欧阳修)记载:“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剡录》(...

上虞柳编

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县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吨。自70年代开始,上虞县土产公司组织当地群众利用这些柳条制作柳编工艺品...

绍兴乌毡帽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肮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

诸暨银杏

银杏又称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果树之一。主产诸暨市,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末三国时,冠山、应店街一带已有种植。到宋朝,各宋朝,各地已普遍栽培。清《国朝三修暨县志》载:“邑银杏街有树二株,皆荫可数亩地,遂...

石笕茶

石笕茶产于诸暨市境内的东白山,为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宋朝高似孙《剡录》云:“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诸葛诸暨之石笕岭茶……”。由于它的外形、内质风格独特,成为佳美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