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

5年前 (2020-10-14)特产

  珠茶是我省独特的绿茶产品,也是我国的主要外销茶之一。平水珠茶的形成可追溯到宋代。当时宫迁监制的一种叫“龙凤团茶”的圆茶,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小龙团茶“,这是珠茶的雏形。自明代以后制茶方法逐步由蒸青改为炒青,并以全叶制干,才形成目前的珠茶。《诸暨县志》记载:”有一种名圆珠,揉一叶如丸,仿古龙凤团之制法,售于外洋……进贡康熙“。可见在明末清初,珠茶已完全形成了。
  珠茶最早是以绍兴县的平水镇为集散地,由私商设茶栈向绍兴、嵊县、诸暨等县的山区收购毛茶以过加工、包装,由水路运往宁波口岸,远销外洋,故命名为”平水珠茶一直沿用至今。
  平水珠茶具有独特的外形、风味、和工艺特色。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象一粒粒墨绿色的珠子,落盘有声,堪称绿茶一绝,被誉为“绿色的珍珠”。 其内在品质香郁味浓,经久耐泡,一般经泡三四次,香味浓郁不衰,茶汤清澈,芽叶完整色泽明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多海外侨胞获得省优质产品和国家估质产品奖,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天坛牌特级珠茶获金质奖。这是我国在这次会上获得的唯一的奖章,也是建国以来我省出口商品获得的第一枚国际奖。
  平水珠茶需经过初制和精制二次加工,而关键性的工艺是初制。炒制的方法十分讲究,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3个过程。而干燥工序又可分“炒二青”、“炒三青”、“炒对锅”、“炒大锅”4个工艺工程。过去手炒一锅珠茶约需10余个小时,劳动强度很大,故有“斤茶斤汗淌脚跟,一季茶落瘦煞人”的说法。从60年代开始,我市创制了珠茶炒干革命机,实行珠茶初制全程机械化,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炒茶工效,也提高了珠茶外形圆结度。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绍兴市在珠茶的产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珠茶的产量、质量、外销等方面开创了有史以来的新局面,使平水珠茶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地位不断提高。60年代天坛牌小包装珠茶问世,更是誉满全球。直到70年代后期,球茶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1979年,平水珠茶出口量已突破1000万公斤。1987年总出口量超过1500万公斤,创汇4000多万美元。居全国外销绿茶之冠。畅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章

乌干菜

     绍兴干菜是外地游客在绍兴旅游时购买最多的大宗旅游商品,尤其上海人对此更是情有独钟。     绍兴干菜除新昌制作的干菜多采...

绍兴大菱

  绍兴盛产一种四角菱,称“驮背白”,以肉厚、鲜嫩、汁多、甜脆而闻名于全省,与嘉兴南胡菱、吴兴(今湖州)两角菱、杭州水红菱、塘栖青菱及古荡钝角菱,称为浙江六大菱种。驮背白8月底可采摘,老菱则在9月中、...

盖北葡萄

  上虞市盖北乡是我省的重点葡萄产区之一,葡萄生产历史悠久。据《嘉泰会稽志》记载:“会稽有浆水、玛瑙二种,虞邑有紫葡萄、水晶葡萄二种。”说明早在700多年以前就有葡萄栽培,这是我国南方栽种葡萄较早的历...

嵊州榨面

  嵊州榨面,历史悠久,制作精细,是赠送亲朋之礼品。前清时已驰名,是嵊州传统特产之一。   嵊州榨面主要分布于崇仁、中南、黄泽、临城等区,其中以崇仁区为主要产区。湖荫、溪滩榨面,享有盛名。全市年产约3...

新昌小京生

小京生花生是绍兴市新昌县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种植历史较久,品质特佳。据调配新昌小京生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至今约有80多年的历史。早春民国初期,新昌小京生就驰名于国内和港澳地区。1984年,新昌小...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毛色与众不同,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麻点,故而得 名。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有“禽中明珠”之称,它具 有体型小、长大快、饲料省、产蛋多的特点,绍虞平原是绍兴麻鸭的起源 地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