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五香调料面

4年前 (2021-12-30)特产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闻名于世的烹饪艺术。早在春秋时期,朝廷就设有“食医”,专管与饮食有关的医药问题。以后历代都有关于用饮食作为治疗手段的材料及专书出现,即所谓“食疗”。但是,从健康人的立场出发,讲究饮食营养,滋补身体,以达到强身养生目的的书籍,当以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为最早。香味刺激食欲,药性既治病又能调养,中式调味品在中餐烹制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调味品在我国人民饮食习惯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交城县卫生馆五香调料面,对黄河中游区域以五谷杂粮、面食为主食的佐餐菜肴有很强的针对性,由多种纯天然中药材及植物香料配制而成。它的特性:芳香,开胃,化涩,散寒,温中,暖胃,行气,止痛,去腥,膻臊。是根据中国传统调味品的原理,并加以研究、实践,依据特定的气候、饮食、环境、生活、风俗习惯,结合纯天然植物香料及独到的加工技艺而成的。制作中,要经过选料、炮制、磨粉、细筛、焖压、包装等六道工序,配方独特,工艺独到,精工细作,风味独具,特别适合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口味,是地方特色浓郁、荤素皆宜、汤菜均可、冷热适用的速食调味品。

  卫生馆五香调料面的创始人是明清著名思想家、学者、医学家傅山先生(1607年—1684年)。交城卫生馆始创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清顺治十五年,东家是太原三桥街人张勣,因与傅山先生有亲戚之谊,傅山先生偶来小住,题匾“卫生馆”三字。时见账房先生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不思饮食,遂开十八味中药药方。其药味芬芳扑鼻,连服三剂,痼疾一扫而去。同样顽疾者,照方抓药,同样灵验。消息不胫而走,乡人相互转告。卫生馆借此秘方,精细做成粉状,冠名“五香调料面”。时值交城商帮兴盛,走西路、赴东北,“五香调料面”作为馈赠佳品,受到广泛赞誉。

  1956年公私合营后,交城卫生馆成为交城药材公司的中药门市,“五香调料面”制作一度衰落,产销大不如前,几近失传。1991年,在交城工作的文水县武良人蔚林生,自幼热衷于祖国传统中药文化,为抢救这一文化遗产,多次拜访交城卫生馆股东寇贞(1889年-1977年)后人及老药工孙立诚(1913年-2012年)老人(1985年国家医药局授予“祖国传统医药老药工”),并拜孙立诚老先生为师,潜心学习“五香调料面”制作技艺。孙立诚毫无保留地将五香调料面生产工艺和秘方倾囊相授,使之成为新一代“五香调料面”传人,并创办了山西省交城县调味品厂。

  山西省交城县调味品厂作为“卫生馆”五香调料面正宗传承者,秉承卫生馆“捍卫生命,为民造福”的办馆宗旨,完整保留传统制作技艺,并根据现代药理学、营养学理论,研发出五香型、肉味型、麻辣型三大系列10余个品种,并注册“卫生馆”“奇人傅山”“润美”等商标。2009年4月,交城卫生馆五香调料面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元月,蔚林生被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6月,山西省交城县调味品厂被山西省文化厅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相关文章

中阳地皮菜

地皮菜,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软儿,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对老年痴呆症有较好疗效。地皮菜是一...

兴县大明绿豆

兴县产大明绿豆,品质优良,质地纯正,色泽墨绿,呈圆柱状,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成份。科学鉴定显示,它含脂肪19.8%,含蛋白质40.1%,并含有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本品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健脑,降火提神,...

中阳枣夹核桃

枣夹核桃具备核桃与红枣的功效,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糖分、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补血益气、养颜、健脑、润肠、缓解疲劳、促进身体发育等作用。...

交城核桃

交城核桃以个大、皮薄、肉厚,易取仁、出油率高驰名中外,有大龙眼、小龙眼、大花、纸皮露仁、早熟、串儿、穗状、光皮棉、长腰、抗风、横兰兰等五类12个品种。光皮棉核桃,粒大皮薄,表面光滑,每斤20多个,出仁...

临县豆腐

  临县豆腐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颜色纯白、质地精细、软而不脆等特点誉满晋西。  临县豆腐是山西第一家有正规工艺标准的豆腐。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批准,《临县卤水豆腐标准》成为我省首个豆腐工艺标...

中阳柏籽羊肉

柏籽羊肉是山西省的名特产品之一,闻名遐迩,可是它的产区局限在中阳侧柏山区范围内,令人可望而不可及。柏籽羊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山羊肉,它食之清香,不腥不腻,极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