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鼻烟壶

4年前 (2022-01-12)特产

鼻烟壶是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料制成。其样式有佛手形、梨形、茄形、桃形和柿子形。小巧玲珑,华丽多彩,典雅美观。鼻烟壶的结构包括壶体、壶肩、壶颈、壶勺、壶盖。造型则可圆、可扁、可方,也可多面体型。圆中又有扁圆,桃圆、蛋圆、滚圆。其外表装饰上雕刻精美,所以被蒙古人视为珍贵之物,姑娘们恋爱,也以精心刺绣美丽的鼻烟壶袋子作为信物。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以富有高级油分且香味的干烟叶和入必要的名贵药材,磨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经过一定时间陈化后,开始使用。使用时,以手指粘少许烟末送到鼻孔,轻轻吸入使人顿感清爽舒适。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牧民的传统习俗。敬献鼻烟壶之礼应在献哈达之后进行。平常日子不献哈达,也可用行敬献鼻烟壶或换鼻烟壶来代表尊敬之礼。敬鼻烟壶一般是相互交换,有客来,从长者开始,依次与客人递换鼻烟壶。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后,打开壶盖,将鼻烟取出少量,轻轻地闻一闻,盖好再把鼻烟壶归还原主。

敬献鼻烟壶作为一种民族礼节,是有一定的规定和讲究的。若双方是平辈,则只相互交换,如其中一人是长者,则须请长者就坐,晚辈就地站立,互换鼻烟待长者嗅过以后,晚辈则不嗅。而是把鼻烟壶微微举过头顶,双手恭敬地捧还长者,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并有领受长者对自己的关心之意。同辈女性之间互换鼻烟,一般不嗅,只将对方的鼻烟壶接住之后,躬身施礼轻轻地用壶体在自己的前额上碰一下,然后归还原主。如果是非常敬重的长者来临,则需将自己的鼻烟壶盖打开一半,双手捧献上去。从清初起鼻烟壶成为蒙古族见面时相互祝贺的工具。曾经风靡一时。当时清朝廷曾赐予鼻烟壶“富禄之玉桶”的美称。大约从乾隆初年开始,“鼻烟壶之制”兴盛(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几乎官商所必备,同时在蒙古地区也流行起来,朋友见面,第一件事就是互赠鼻烟,以示敬意。此俗在内地虽于民国以后渐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别是在鄂尔多斯地区,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鼻烟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鼻烟壶。现在这一习俗渐衰,除在民间婚礼和喜庆之日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见,基本上为互献纸烟所代替。


相关文章

乌兰察布沙葱

在乌兰察布市的荒漠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叫沙葱的植物。沙葱其实也就是野葱,它有葱的形状,有葱的辛辣,还有家葱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芳香。沙葱高不过半尺,葱叶尖而细。乌兰察布草原雨水极少,一年之中能有一至两场大...

乌兰察布莜麦

金属般的铃铛挂在秀杆上,如轻雾罩地,绿纱遮野,清爽爽,凉阴阴,这就是被称为乌兰察布市“三件宝”之一的莜麦。莜麦是高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一...

乌兰察布黄油、酸油渣

黄油、酸油渣:黄油,蒙语叫“夏日陶苏”,是从白油或爵亥中提取的。酸油渣,蒙语叫“楚其盖”,也叫黄油渣。...

乌兰察布淖劳日

淖劳日:生奶放置8小时之内,澄在上面的一层奶油。...

乌兰察布酸乳

酸乳:也叫酸牛奶,是不提取任何成分的牛奶直接制成的,蒙语叫“塔日格”。...

乌兰察布戈壁羊

乌兰察布四子王旗戈壁羊以肉质鲜嫩、色正味美、无膻味、肥而不腻著称,是乌兰察布市优良地方畜产品之一。数百年来,经过自然选种、人工选种和牧民群众精心培育,逐渐形成蒙古戈壁羊优良类群。戈壁羊肉曾经进入皇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