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插酥包子

东方晴4年前 (2021-12-30)美食118

  孝义司马插酥包子起源于孝义市司马镇的张氏家族。张氏家族发迹于前清时代。传说嘉庆年间,司马镇张氏家族中的一位老太太非常讲究吃喝,尤其喜爱吃包子。厨师为了讨好老太太,变着法儿给老太太做各样包子吃。久而久之,厨师创造出了插酥包子,深得老太太欢心。这种包子不是上笼蒸,而是烤制而成,色、香、味俱佳。因源于司马镇,后来人们把这种包子定名为司马插酥包子。

  制作司马插酥包子用料讲究,工序繁杂,得有高超的技艺。制作皮面的原料是五得利特精粉,辅料是小苏打、酵母、炼乳、牛奶、油酥。制作馅子的原料是柏籽羊五花肉、黄胡萝卜,辅料是葱花、姜末、盐、胡椒粉、花椒面、小磨香油、羊油。工序是制作皮面,调和馅子,擀皮面,上油酥,包馅子,捏型,放在发酵箱中发酵,置入烤盘中,给包子刷上麻油,放入烤箱内烤制,待包子成金黄色即可。

  司马插酥包子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具有营养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近年来,孝义市东兴帝豪酒店有限公司聘请司马插酥包子传承人传授插酥包子传统加工技艺,他们制作的司马插酥包子,绵酥爽口,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并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司马插酥包子成为一道风味名小吃,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章

柳林孟门“熬”

  在柳林古镇孟门,提起“熬”,当地居民会告诉你可以吃但没人卖。只有故友重逢,贵客临门时,主人才会高兴地给你做一碗解馋。  黄河孟门“熬”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小吃,做起来又很方便,通俗地讲就叫豆腐熬饼子。...

交城莜面栲栳栳

山西人有句俗语,叫“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意思说吃了莜面耐饥,可以走三十里的山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山西民歌中唱道:“交城的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个山药蛋。”可见,莜面栲栳栳是交...

兴县帽汤

兴县帽汤兴起的时期,史料里面没有记载。据说,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兴县籍人孙嘉淦回兴县探亲。探亲期间,他访亲问友,朋友们招待他的就是粉汤和饺子。当时的粉汤就是细粉条内调以辣椒、花椒、胡椒、葱、芜美...

岚县莜面

  莜面,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由于莜麦性喜寒、旱,在岚县莜麦大都种在山火丘陵的最顶端,这样就使得种植面积缩小,播种收...

吕梁水晶豆腐

  水晶豆腐是吕梁市特有的一种地方小吃,原料为土豆。为宴请亲朋好友、红白喜事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该小吃从外观看,色泽晶莹,形状类似豆腐片。味道鲜美,滑而不腻!营养分析:  1、和中养胃、健脾利湿:水晶...

方山炒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吕梁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就有这么一道特别的美食——“方山炒恶”看到这您可能会禁不住问了,“方山炒恶”是什么东东?这么美味的美食怎么听起来很凶狠呀!  其实,“恶”在方山方...